即時短評/韓國瑜「喬」不攏朝野 新國會首張成績單不好看

今天是本屆第一會期延會最後一天,立法院從上週五起進行法案大清倉,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希望將法案順利三讀,部分仍無共識的法案,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組織法修正草案」等則送院會表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國會上路將近半年,今天終於進入本會期最後一天法案大清倉。立法院長韓國瑜從上週即展開馬拉松式朝野協商,只不過韓國瑜所領軍的國會不再是喬家大院,朝野面對各項不同意見法案,陷入無止境對抗,不少法案都必須另定期處理或協商再行處理,欠缺立法院效率,韓國瑜身爲國會龍頭調和鼎鼐功力恐怕仍待加強。

朝野協商制度爲1999年前立法院長劉松藩時代所訂定,當時主要是考量政黨競爭中,立法院少數政黨不滿被輾壓,經常以丟鞋子、打架等杯葛議事方式,企圖彰顯政黨主張。因此立法院正式建立朝野協商制度,讓朝野不同意見可透過黨團開會得到緩衝,也避免上演大黨霸凌小黨的狀況。

因此歷屆立法院進入最後法案大清倉,也都是考驗國會龍頭調和鼎鼐功力的時候。過去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重視朝野和諧,經常居中協調,講究朝野雙方各退一步,窮盡一切手段纔將法案送交院會表決。不過韓國瑜現在則以議事中立爲第一要務,朝野協商不成就再行處理,或依法送交表決。

韓國瑜上週即展開數場朝野協商,由於三黨不過半生態下,立法院委員會大多沒有遵守「委員會中心主義」原則,朝野遇有爭議條文,通通保留送院長協商,形同將燙手山芋全丟給韓國瑜,朝野協商也呈現議案「大塞車」狀況。上週五光是打詐四法、NCC組織法等就協商將近一整天,朝野在會中各言爾志、互不相讓,陷入無止境對抗,而韓國瑜則顯得一籌莫展。

立法院最後一天,國民黨團退讓403震災重建條例、花東快速道路條例改爲「主決議」方式過關,不過「科技偵查法」、「NCC組織法」等修正案,不是另定期協商,就是透過表決處理。

新國會三黨不過半,賴清德總統作風強勢,下令執政黨立委轉守爲攻,導致朝野毫無對話空間,在野黨強力監督是職責,少數民意的總統不願彎腰溝通,也讓新國會衝突不斷。韓國瑜首次會期交出第一張成績單,法案數量明顯比前幾屆少,立院日後如何建立起朝野新規,讓朝野好好坐下來談,展現立法品質與效率,不只是韓國瑜難題,也是賴清德的最優先的課題,如果總統不願意釋出善意的第一步,就算立法院長喬事本領再高強,也難打開朝野僵局,賴政府的施政也將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