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塞車成日常 週一二最慘 臺大醫院院長說話了

臺大醫院29日舉辦129週年院慶研討會,探討「兒童健康的挑戰與創新」,院長吳明賢(前排左三)、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前排右三)與來賓們一同合影留念。(姚志平攝)

急診壅塞問題未解,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29日指出,急診壅塞是臺大的日常,每週一、二,都是最急的時候。臺灣最大的問題是就醫沒有限制,不同於國外要求患者先找家庭醫師。不敢得罪民衆之下,臺灣犧牲的永遠是醫療,政府不該是缺什麼就補什麼,護理師辛苦就加薪,這麼一來,其他醫事人員也會跑出來,國家須有中長期的規劃,而不是短期的急救、放煙火式的政策。

吳明賢表示,急診壅塞不是現在纔有的問題,住院不是隻有急診,還有門診。門診的住院人潮大部分出現在週一,而急診則是每週六日開始暫留增加,因此每週一、二都是最急的時候,若是這個時間來到臺大,就會拍到大廳塞滿牀的畫面。

臺大醫院29日舉辦129週年院慶研討會,探討「兒童健康的挑戰與創新」,院長吳明賢致詞勉勵院內同仁。(姚志平攝)

「急診壅塞不是單一因素,是我們的日常」。吳明賢說,臺大醫院處理的是急、重、難、罕患者,不是因爲醫院不願意轉、沒醫院可收,或沒有人力照顧,急診壅塞的原因還包括病人不願意轉院,寧可等待,並非單一因素,也不是第六波疫情造成。

吳明賢說,分級醫療是理想,但假如都是要求醫院端,患者沒有這樣的概念,就很難達成。醫院滿牀時,患者來到急診,醫院無法拒收。國外分級醫療做得起來,是因不論什麼病,都強制要求先找家庭醫師,但這麼一來,患者的滿意度也不高。臺灣的問題就出在,患者按照意願選擇喜歡的地方治療,完全沒有限制。民衆是國家的主人,不敢得罪民衆之下,犧牲的永遠是醫療。

對於人口老化衝擊下,急診會不會越來越塞?吳明賢說,這需要整理考量。目前政府只管得到公立醫院,管不到私立醫院。對私立醫院來說簡單,不划算就關牀,這是不能說的秘密,但確實存在。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出席臺大醫院129週年院慶研討會。(林周義攝)

吳明賢認爲,政府不應是缺什麼就補什麼。要留住人才,必須提升待遇,但也不能過頭,需進行盤點。不只是醫師,包括護理師、藥師等醫師人力都需要考量,不是現在護理師辛苦就給護理師加薪,等一下說不定藥師就會跑出來。國家對於醫療人力,必須要有中長期的規劃,而不是短期的急救。放煙火式的政策,恐怕並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