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裡大榮主動挑客戶 迎戰物流業3大逆風

物流是將貨物從一個地點運送到另一個地點的過程,涉及到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多個環節,物流業在今年遭遇到不小的挑戰。(圖/財訊提供)

打開購物網站,挑選想要的商品放入購物車中,按下付款按鈕,刷卡結帳完成訂購,數小時之後商品可能就送達。而建構起網購消費模式的關鍵,就是物流產業。

然而景氣、缺工、消費習慣改變,已成爲物流業近期遇到的三大逆風。根據《財訊》報導,嘉裡大榮董事長沈宗桂表示,物流與商業活動息息相關,近兩年景氣疲弱,導致商業放緩,「大家買的東西變少,我們送的貨也就變少,當然對於業績表現就有影響。」

此外,今年全球飽受缺工衝擊,人力成本高漲,需要付出更多的薪水招募及留才,物流業的靈魂——卡車司機更是稀缺。再加上過去的物流服務以B2B爲主,配送模式是將產品送去商店,路徑很集中。但網購興起後,物流業變成要將少量的貨物送至大量不同的地點,配送的路徑轉爲發散,配送範圍更廣,時間也不好掌握,成本就隨之攀升。

沈宗桂分享,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有句名言:「進步需要改變,要達到完美就要不斷的改變」,遇到產業逆風,更是需要加速對公司內部的改革,纔可以讓公司存活下來。

《財訊》報導指出,嘉裡大榮去年開始推動雙品政策,有品質纔有品牌,品牌有價值,纔可以取得客戶認同獲得訂單。最大的改變是將送貨的尺寸標準化,特大規格或者超重的貨物,不再屬於一般大宗配送的服務範圍。此外也結束配合網購平臺貨到付款的收金業務,讓司機專心迴歸駕駛以及配送貨業務上。再運用大數據計算出最適當的配送路線,讓每輛貨車發揮出最大經濟效應,以提高司機工作效率,除了減省成本外,也可以減少碳排放。

沈宗桂表示,雖然這些作法流失部分訂單,但業務縮減後,大舉降低外包占比,不僅帳上支出減少超過十億元,旗下司機也因爲不用兼任這麼多業務,對於公司認同感增加,流動率明顯下降。「過去每年新人培訓支出超過一億元,而且訓練完的員工未必留得下來,不過現在員工流動安定很多。」

根據《財訊》報導,沈宗桂認爲,物流產業過去是勞力密集產業,未來人力愈來愈貴,需要導入自動化以因應產業轉型,不然很難生存。因此近年嘉裡大榮積極投資大型自動化物流中心,旗下新建的三重重新營業所,於今年1月全面啓用,自動化貨運站每小時可以處理3千6百箱的貨物,汐止物流中心以及高雄前鎮營業所的自動化設備,也將分別於今年11月以及明年4月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