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媒:對華電動汽車加稅是自殘,加拿大要頂住美國壓力

來源:環球時報

加拿大《環球郵報》8月20日文章,原題: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加拿大將淪爲新的“東德” 柏林牆倒塌前,許多東德人都爲他們的特拉貝特汽車自豪。當柏林牆倒塌後他們看到大衆、奔馳、寶馬等品牌時,突然發現特拉貝特車多麼落後。如今,美國豎起自己的電動汽車“柏林牆”,對電動汽車發展的領頭羊中國加徵高額關稅。加拿大也面臨這樣做的壓力,隨時可能作出決定。但如果加拿大效仿美國(對華)徵收懲罰性關稅,將是一個錯誤。

要想真正推動電動汽車在加拿大的普及,我們需要更多的競爭和更低的價格,而這正是中國製造商所能提供的。即使加拿大目前徵收6%的汽車進口關稅,再加上運輸及其他成本,中國的電動汽車也能與燃油車競爭。如果特斯拉可以從上海工廠向加拿大供貨,爲什麼比亞迪就不能從中國工廠、甚至是位於《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所建立的自由貿易區內的墨西哥工廠向加拿大供貨呢?

美國和歐洲的錯誤包括一再加倍努力發展燃油車,以及錯誤地押注氫氣。對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而言,重點已變成銷售更大、更貴的卡車和越野車,同時向股東回饋數百億美元,而不是(將這些錢)投資於未來——這與中國汽車製造商恰恰相反。

有人稱中國“不公平地”支持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然而,加拿大政府早就通過救助(例如,2009年向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提供了137億的救助)、補貼、贈款、獎勵和貸款等方式向美國汽車公司提供資金。而加拿大幾乎沒得到什麼實際利益,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在加拿大的員工人數不斷減少。

美歐都曾多次救助、補貼和保護本國的汽車企業,特斯拉受益於美政府的慷慨,比如便宜貸款、生產補貼以及現在的電動汽車新“柏林牆”。虛僞的歐洲人也允許其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勾結,這意味着美歐消費者要爲大量的隱性補貼埋單。

不跟隨美國豎立電動汽車的“柏林牆”,符合加拿大的國家利益。加拿大人可以從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國(中國)獲得汽車——這有望推動其他供應商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和創新。加拿大消費者沒有責任補貼美國汽車公司的利潤。

加拿大政府必須以加拿大人的利益爲重,頂住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的自殘式關稅壁壘的壓力,從而避免成爲電動汽車的“特拉貝特”國度。相反,加拿大或許應該與比亞迪這樣的(中國)企業談判,在加拿大設立電動汽車工廠,與世界領先的寧德時代談判建立電池工廠,同時向我們的美國鄰居指出豎立電動汽車“柏林牆”是自殘行爲。(作者羅傑·博伊德,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