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土地公」真接地氣! 耐斯企業以洗髮粉起家卻跨足豬飼料闖出另一片天

耐斯集團已故總裁陳哲芳。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魯永明翻攝

七○年代,是臺灣經濟飛揚的起點,十大建設計劃陸續推動,臺灣從輕工業逐步邁向重工業,帶來處處生機,也成爲耐斯、愛之味集團蓄勢待發的轉捩點。

1971年,嶄新的耐斯工廠完工,逐步邁向自動化生產,開始多元化發展的步伐,從民生經濟中發掘商機。

1971年六月,陳家創立另一個事業體——國本產業,生產「土地公牌飼料」,公司和工廠落腳在嘉義最早開發的頭橋工業區。

跨入飼料業

早年,在臺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會利用自家空地設雞舍、豬舍或豬圈,飼養少量雞鴨或豬隻,在年節時祭拜或招待親友;後來逐漸發展成爲農村副業,但僅有少量交易,增加農民些微收入。

本文出自《陳哲芳傳》

然而,養豬業興盛的雲林、嘉義地區,卻沒有具規模的飼料廠。

看好臺灣養豬計劃及畜牧市場前景,陳鏡村和婀娜達董事長李捷雲共同投資三百萬元,創立國本產業。

「陳哲芳當時擔任國本總經理,他延請臺糖新營廠研究室主任陳保德當顧問,指導、提供飼料配方,」陳鏡仁說。後來,即以「土地公」做爲品牌,製造生產養豬、養雞飼料和水產飼料。

非常接地氣的土地公牌飼料,很快在飼料業打響名號,而從人們洗頭的洗髮粉,跨足到豬吃的飼料,兩種產業跨度看似天差地遠,但事實上,洗髮粉和豬肉都是人們日常所需,這也正是陳鏡村兄弟的投資思維——聚焦民生經濟相關產業。

(本文出自《陳哲芳傳》作者:傅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