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科技強國,只爭朝夕——2024科技創新發展述評
(原標題:建成科技強國,只爭朝夕——2024科技創新發展述評)
光明日報記者 楊舒
年終歲尾,來自月球背面的“土特產”再次給世界帶來驚喜!
12月20日,中國科學家宣佈,通過對嫦娥六號月壤樣品的分析,得到了人類首個月背古磁場信息。而僅僅一個月前,兩項來自中國的月背月壤重大發現就曾爲全球矚目。
從月球探測的後來者,到今年6月成功實現人類從月球背面採樣“凱旋”,中國以不斷躍升的太空探測實力,閃耀於國際舞臺。
細數2024年,這樣的“高光時刻”並不鮮見。
“神舟”飛天、“北斗”組網、“天眼”巡空、“夢想”揚帆……一項項“中國創新”如浪花般奔涌,每每令世人驚歎。
一組數據佐證了這樣的速度:2024年,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成爲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1年時間了。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把這一戰略目標變爲現實。”
聽,號角已吹響。這一年,建成科技強國,只爭朝夕!
“歡迎隊友!”2024年10月30日,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
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會師”,也是70後航天員蔡旭哲第2次實現飛天之夢,離他上一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僅僅過去22個月。
的確,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年已實施4次飛行任務,包括兩艘天舟貨運飛船和兩艘神舟載人飛船,共運送6名航天員入站。不斷上演的“太空接力”,見證着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加速邁向新高度的步伐。
加速何止在九天?
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這艘“國之重器”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作業和海域11000米鑽探能力,從動工建造到交付使用,僅僅用了3年。
1000顆!這是截至今年11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發現脈衝星的數量,這個數字已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數量的總和,幾乎佔到人類已發現脈衝星總量的1/4。
42.02萬高斯!9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製的水冷磁體以這樣的穩態磁場,打破了2017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水冷磁體產生的世界紀錄,令我國乃至世界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發展攀上新高峰。
…………
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這一年,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在神州大地加速涌現。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羣,超過去年的24個,連續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活躍的科技活動,正帶來創新的東方潮涌。
推進科技創新,制度是綱,綱舉則目張。
6月,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隨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拆障礙,破藩籬——
身爲農業科技工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徐愛國曾長期爲職稱晉升煩惱。多年來,她致力於我國數字土壤庫的創建,基礎性、應用性強,卻很少能發表論文,按照以往的職稱評審條件,“一直很吃虧”。
如今,得益於國家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政策,研究所實行分類評價,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類人才的“專屬賽道”上,徐愛國憑藉過硬的代表性成果脫穎而出。她說:“訂好這把評價的‘尺子’,再量‘長短’,更好地激發了我們的創新活力!”
出新招,育“好苗”——
金融可以爲科技創新注入源頭活水,但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企業的創新潛力和價值常常“看不懂”“不敢貸”“不願投”,難題如何破?
8月,科技部印發《“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全國試行版)》,幫助金融機構給科技型企業的創新能力量化打分,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優秀企業集聚,越來越多的“硬科技”“好苗子”企業冒出來。
首次修訂科學技術普及法,從法律層面明確科普在新時代的定位;發佈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倫理指引,進一步釐清前沿技術的“可爲”“不可爲”;修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
這一年,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改革愈行愈堅。
你試過“打飛的”上班嗎?今年4月,深圳到珠海的大灣區首條低空短途運輸航線開通;8月中旬起,跨省“飛的”每天在上海和江蘇崑山之間往返;12月,杭州首個空中航站樓正式啓用。技術突破,令“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北斗+”能有多高效?在新疆烏魯木齊,北斗終端每日輔助完成油田巡檢作業超2000項,提高巡檢作業效率超30%;在皖北平原,植保無人機的飛行路線由北斗技術護航,噴灑農藥精度達到釐米級。
人工智能有多“無所不能”?依託智能技術,以前老師要判1小時的作業量,如今只需1分鐘;利用視覺識別,家用監控器能對老人跌倒進行精準探測、秒級告警;只要一張小小芯片,食堂餐盤自動稱重結算,省心省力。
…………
這一年,放眼中華大地,科技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嘉陵江畔,兩江新區依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優勢,“兩江製造”變“兩江智造”;彩雲之南,滇中稀貴金屬集羣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將承擔培育發展世界級集羣的重任;龍江大地,鶴崗正加速延展石墨開採、加工全產業鏈條,努力打造石墨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城市因“新”而活,區域向“新”而進。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看,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30日 01版)
[ 責編:丁玉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