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成效明顯 汽車業期待更多減負利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日前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汽車行業17家重點企業集團工業總產值爲31175.8億元,同比減少5.3%;營業收入爲36301.8億元,同比減少4.3%。重點企業經濟效益增速大幅低於上年同期,車企的日子甚是艱難。而中汽協的預測顯示,2020年汽車行業仍將持續負增長,爲了維持發展,企業普遍存在較強的減負需求。不久前,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減稅降費力度提升,很大程度上給企業降了負、減了壓。那麼,2020年還有多大“減壓空間”?汽車行業又需要哪些來自減稅降費方面的支持?

2019年減稅降費初顯成效

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其中,減稅16473.26億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研究員許文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數據來看,2019年實施的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在財稅部門切實貫徹推動下,實實在在落了地,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企業發展動能。更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增值稅等稅制的實施,減稅具有了長期可持續性,其利好在未來還將持續釋放,實實在在地作用於企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劉濤也表示,2019年減稅降費力度空前,成效明顯。此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針對包含汽車製造企業在內的全國30家企業的一次調研也顯示,2019年增值稅稅率降低帶給企業最直接的利好就是穩定了現金流、降低了流動資金壓力、節約了財務費用支出。那麼增值稅的實施在多大程度上給企業減了負?有汽車企業稱,在增值稅政策實施的兩個月內,它們累計繳納增值稅同比下降約17%、減少5120萬元。從這個數據來看,增值稅的實施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總結2019年實施的一攬子減稅降費措施,主要包括三大類。首先是降低增值稅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放寬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出臺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等。具體來看,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於4月1日起實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於5月1日起實施。這些政策措施減輕了製造業和滿足人們發展享受型需求的生活性服務業的稅負,爲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增添了動力,提振了發展信心;其次是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特別是增加專項附加扣除,減輕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稅負,直接增加了個人可支配收入。據統計,去年前10個月全國人均減稅1786元,共惠及2.5億納稅人;最後是降低政府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以及社保繳費費率,這也爲廣大企業和羣衆明顯減了負。據統計,去年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減費共計4252億元。

劉濤還告訴記者,從近幾日各地人大會議公佈的數據看,幾個經濟大省和稅收大省的減稅降費實際規模都很大。例如,廣東去年減稅降費預計超過3000億元,上海超過2000億元,山東超過1500億元。“更難能可貴的是,去年的減稅降費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剛性支出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更多通過各級政府‘過緊日子’取得的,並未明顯增加財政赤字。”劉濤說。

2020年需進一步鞏固拓展成果

“2020年,減稅降費的重點是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已有成效。”劉濤強調,降低增值稅稅率、社保繳費費率的政策實施還不滿一年,還需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同時,地方稅政策體系、關稅政策等有必要進一步深化改革。2020年,減稅降費會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爲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事實上,減稅降費的利好正在持續釋放。2019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目的是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隨着各項措施的落地,民營企業或將迎來更多減稅降費“大禮包”。

不過,除了利好外,劉濤還特別提出減稅降費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如一些行業增值稅政策不完善,存在企業抵扣困難的問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中存在研發活動認定難、研發費用歸集難的問題;處於產業鏈中間環節的企業,由於傳導機制問題,未能實際獲得降低增值稅稅率的好處;個別地方出現過度強化稅收徵管和稽查,甚至收過頭稅的問題。“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在今年的工作中給予重視和及時解決,以確保減稅降費政策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同樣,這些問題在汽車行業中也有表現,需要企業利用好政策紅利,進一步降低經營性成本。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調研也發現,增值稅稅率下降帶來的金額降低並不會全部轉變爲企業的利潤。因爲產業鏈較長,汽車企業難以完全享受到減稅政策帶來的紅利,多數紅利在產業鏈上下游間共享。

對於2020年,汽車行業還需要哪些減稅降費方面的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剛剛結束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提出建議,到2025年間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許文也強調,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稅政策到期後,繼續給予一定時期的免稅政策,穩定企業預期。同時,還可以考慮研究實施企業和個人購置新能源汽車的所得稅抵免政策。對於動力電池,應進一步完善現行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通過修訂完善優惠目錄的相關標準和條件,使得企業能夠真正享受到現行有關廢舊電池的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

消費稅後移仍有不少阻礙

除了減稅降費帶來的利好,汽車行業在稅收層面還存在着歷史遺留難題,如消費稅的增收問題。一直以來,消費稅面向車企徵收是業內爭議的焦點,很多業內專家提出,希望汽車消費稅能後移至消費端徵收。這在此輪減稅降費改革中能否實現?對此,許文表示,《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21號)中已經明確了“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的改革方向,即“在徵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在許文看來,從徵管層面看,在現行消費稅主要收入來源的“煙、酒、油、車”四個稅目中,小汽車消費稅是最具備將徵收環節後移到零售環節條件的稅目,目前消費稅對超豪華小汽車的徵收環節就是設置在零售環節。2019年1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在零售環節徵收,稅率爲10%。因此,許文認爲,將小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不存在徵管上的障礙,具有可行性。消費稅後移對地方財力會帶來明顯助力,也將推動地方政府更好服務於產業發展。舉例來說,2019年,“汽車下鄉”並沒有如10年前一般取得顯著效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地方政府沒有更多財力給予支持,有專家建議讓地方政府在稅收上擁有更大調節權,如消費稅等涉及汽車消費的稅種由地方徵收,讓其可以藉助稅費減免的手段推動“汽車下鄉”。如消費稅劃歸地方徵收切實可行,此舉或給未來地方政府推動地方汽車消費提供助力。

不過,有專家持不同觀點。劉濤表示:“目前來看,考慮到徵收成本、對消費者負擔的可能影響等多方面因素,對於乘用車、中輕型商用客車仍需保持在生產或進口環節徵收消費稅。”

許文也強調:“調整徵收環節和收入歸屬會減少小汽車生產地的稅收收入(涉及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收入),打破原有地區間財政利益格局,也會影響中央與地方間的財力格局。因此,此項改革需要綜合考慮中央與地方間的收入劃分改革、地區間的原有財政利益各方面的因素適時進行改革,即國發〔2019〕21號提出的‘具體調整品目經充分論證,逐項報批後穩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