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人壽鉅虧40億元:有產品退保率達93%,信託投資踩雷寶能系?
近期,建信人壽發佈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保險業務收入 397.13億元,同比下降20.6%。建信人壽全年虧損42.99億元,相比2022年虧損12.19億元,虧損程度進一步擴大。
有機構解釋稱,建信人壽受"750日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影響,計提壽險責任準備金規模較大。
但清流工作室發現,建信人壽的責任準備金不增反減,這或許不是公司虧損的原因。其營業收入下滑,且成本支出中退保金進一步增加,或對淨利潤造成較大影響。據其披露,建信人壽有年金產品退保率高達93%。而在壓降退保率較高的躉交業務的同時,其他業務收入未能補上缺口,建信人壽2023年的保費收入大幅下滑。
除了收入下滑、退保率居高不下,建信人壽2023年的投資收益並不理想,這也是其虧損的重要原因。其中,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下降接近3成。
此外,建信人壽長期熱衷投資非標準化債權,一直被認爲存在較高風險,近年的信託投資中頻繁出現違約。其中一隻底層資產指向寶能集團旗下深業物流公司的信託計劃,或已逾期。
截至2023年3季度,建信人壽扔持有較大金額的信託計劃、債權計劃等非標準化產品,這些風險是否已經出清?
壓降躉繳業務背後,部分產品退保率達93%
有機構提出,750日國債收益率曲線持續下行,導致建信人壽提取壽險責任準備金規模較大,這也是不少保險公司今年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
但清流工作室發現,至少截至2023年三季報,建信人壽提取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不增反減。
根據2022年三季報,建信人壽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369.81億元,但2023年三季報中,建信人壽提取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僅爲255.26億元。一份評級報告也提出,根據建信人壽未經審計的2023年度財務報表,2023年公司發生退保金、賠付支出及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合計401.73億元,同比下降20.48%。
不過,在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下降的同時,另一筆支出仍在大幅增長。截至2023年三季度,當年合併口徑累計退保金爲51.28億元,同比2022年三季度退保金41億元增加了25%。
2023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聚富6號年金保險(萬能型) 的2023年累計退保規模高達129億元,退保率93.01%。龍生福瑞 6號年金保險的年度累計退保規模爲21.18億元,退保率84.82%。兩隻高退保率的銷售渠道均爲銀行渠道。
據媒體報道,部分中小壽險公司爲求規模快速擴張,過度倚重銀保渠道、過度銷售躉交儲蓄型產品,是導致一些險企退保金額大起大落的直接原因。
"躉繳業務"指的是一次性付清保費,是不少銀行系保險公司早期快速增長的法寶。躉交保費可以快速形成業務規模,但長期而言,增長壓力會越來越大。
東北證券研報提出:"銀保渠道主銷的躉交業務佔比過大會積聚給付風險,由於缺乏持續的現金流入,導致內含價值偏低,業務結構失衡。加之理財型業務更爲激進,手續費高企,對公司業務幾乎沒有貢獻。"
2016年,原保監會出臺《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對萬能險的激進式發展降溫。2017年5月,監管又下發了號稱史上最嚴新規的134號文,即《關於規範人身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爲的通知》,叫停了"快速返還+萬能賬戶"類型保險產品。
根據建信人壽的評級報告,2023年建信人壽響應監管號召,調整業務結構,拓展長期價值型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長期期繳保費收入同比顯著增長,期繳業務收入貢獻度亦有所提升,躉繳業務收入則同比大幅下降。顯然,建信人壽其他類型業務的增長未能補上躉繳業務的缺口,據評級機構列出的數據,公司2023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03.33億元,同比下降20.31%。
非標投資佔比高,投向寶能信託或逾期
前述報告還顯示,營業支出方面,受手續費率更高的期交業務大幅增長影響,2023 年建信人壽發生手續費及佣金支出42.93億元,同比上升5.96%。
同時,由於資本市場表現不及預期,2023年建信人壽實現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合計78.93億元,同比下降 28.28%。但受債券市場回升影響,建信人壽部分投資標的價值回升,2023年實現其他綜合收益 40.82億元,較上年的-39.65億元大幅回升;年內公司實現綜合收益總額0.02億元,較上年的-57.32億元顯著回升。綜合上述因素影響,2023 年建信人壽淨利潤爲-40.80億元。
事實上,建信人壽的投資資產中非標投資規模較大,一直被認爲存在較大風險。
截至2023年4季度,建信人壽的投資資產爲2429.88億元。
從2023年三季度會計科目來看,其投資資產主要由貸款及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定期存款構成。截至2023年三季度,建信人壽貸款及應收款項投資總額536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總額1943億元、持有至到期投資總額0億元、定期存款總額27.8億元。
在貸款及應收款項投資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包含了不少信託計劃、債權計劃等非標準化資產,且有部分資產可能出現風險。
據建信人壽披露,公司2022年納入合併範圍的主體中有一隻"中信信託•雄風21號深圳深業物流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計劃實收資本爲12.01億元,由建信人壽持有100%股權。
深業物流由寶能集團旗下的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主營綜合物流、物業周邊及零售業,是寶能重要的融資平臺。深圳深業物流2020年的發債報告顯示,深業物流已使用中信信託12.01億元的授信貸款。
到了2021年,整個寶能經歷至暗時刻。寶能系金交所理財產品暴雷,深業物流也因疫情衝擊受損業績大跌。截至2021年年底,深業物流已逾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達到131.1億元,另有70.51億元尚未逾期。至少在寶能2021年的逾期列表中,還未出現中信信託。
但建信人壽2021年度的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建信人壽有個別信託計劃資產劃分爲不良類資產,公司已按照五級分類結果相應計提減值損失。此外,建信人壽另有部分投資資產因利息展期、抵押物多次抵押、負面輿情較多等原因劃分至關注類,出於審慎考慮,公司亦依據風險測試結果相應計提減值損失。
2022年及2023年,深業物流對非銀金融機構的逾期全面爆發,到2023年底逾期金額逼近200億元,被逾期的非銀金融債權人多達24家。但深業物流不再公佈債權人的具體名稱,以"債權人+序列號"代替。不過,在2022年及2023年的逾期列表中,的確出現了一筆12.01億元的非銀行金融貸款,本息均逾期。
在建信人壽的公告中,截至2022年底仍持有這隻深業物流的信託計劃,但並未透露這筆12.01億元的信託計劃是否逾期,清流工作室也暫時未在公開信息中查詢到中信信託或建信人壽向深業物流追討貸款本息的記錄。
除了持有深業物流的貸款信託,建信人壽納入合併範圍的信託計劃還有"五礦信託-粵通50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西部信託·亨通15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及" 中原財富-成長1157期-鄭州發展一號 ",這些信託計劃的實收資本分別爲20億元、12億元及11億元,底層資產暫未知。
此外,還有部分信託計劃並未納入建信人壽的合併範圍,一部分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另一部分計入"歸入貸款及應收賬款的投資"。根據2022年報,建信人壽對未合併的信託計劃、理財產品等其他債權投資的最大風險敞口爲137億元。
而投向寶能的這筆信託計劃,未必是建信人壽唯一一筆可能違約的信託投資。事實上,近三年來,建信人壽每年都有信託違約發生。
機構的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建信人壽投資業務中有1筆規模爲8.00億元的集合信託計劃發生違約,五級分類爲損失類,已全額計提減值準備,重整方案已進入執行環節。
截至2021年末,建信人壽存在少量集合信託計劃發生違約。
截至2022 年末,建信人壽一筆存量信託計劃投資發生違約,違約金額爲10.00億元,建信人壽已對其全額計提減值。
2022年,建信人壽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信託計劃、理財產品等其他債權投資爲208.66億元;歸入貸款及應收賬款的債權計劃、信託計劃、理財產品等其他債權投資高達539.37億元。二者合計,此類投資高達748.03億元。
其中,2020年至2022年,建信人壽歸入貸款及應收款項(包括債權計劃、信託計劃、理財產品等其他債權投資)的投資減值準備分別爲12.23億元、6.96億元及5.05億元,截至2022年底累計計提的資產減值爲22.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