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願未央》朱家人夢飛揚 文學不能平凡

簡秀枝》《願未央》朱家人夢飛揚 文學不能平凡。(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任何事業都可以平凡,唯有文學不能平凡!」「吃苦,不要有苦相!?」

4月3日受藝術家薛幼春邀請,到長春國賓影城,欣賞《願未央》電影,見識了作家朱西寧(1927-1998)在島嶼寫作中的精彩人生,以及他才氣橫溢的一家人。

電影宣傳中強調該紀錄片是史詩般的電影,朱西寧一家人,確實不凡,包括妻子劉慕沙(1935-2017)、三個女兒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與朱天衣(1960-),甚至孫子輩的謝海盟(1986-),各個才高八斗、出類拔萃,實在令人羨慕。

然而,從紀錄片中也不難發現,縱使他們坐擁滿室書香,但家居擺飾,日常生活。卻非常的普通,不像預期中的明星家庭。該紀錄片,延續「島嶼寫作」系列,把曾活躍當下的文學界精英,完整爬梳整理,留下典範。

朱西寧更特殊的是,他年紀輕輕,就在理想的召喚下,投筆從戎,隨軍來臺。經歷了20世紀近現代歷史的紛亂,日本侵華,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遷臺,但萬里逐夢的結果是,他所追隨的政黨,不是他想像中的理想,足跡走得越遠,越有受騙上當的感覺。身爲軍人,他卻越來越不懂戰爭,越來越厭惡戰爭。

透過朱西寧誠實真誠的視角,讓觀衆去認識、體驗他背後的那個大時代,多少萬里牽徒,顛沛流離之後,齷𫜬難堪都在其中。而這樣的亂世下,當年熱情青年,透過魚雁往返,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而兒女私情,成爲經典創作的絕佳誘因與起步。

紀錄片中,朱家三姐妹,爲了找尋當年父母的身影,全家翻箱倒櫃,尋覓各種影音資料,呈現朱家人對世事人情的觀察、文學創作上的犀利風華,甚至不惜沿着父親的早年軌跡,回到中國大陸探親並拍攝,大江大水,真實生活的呈現,倍見真摯張力。

據瞭解,當年朱西寧在戰亂中,拋家棄親,隨軍來臺,身上只帶着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酷愛文學寫作的朱西寧筆耕不斷,當他發表小說《鐵漿》時,朱西寧特別託人轉贈一本著作,送給張愛玲,沒多久,就收到張愛玲的回信與贈書,書上不但署名給朱西寧,並讚譽他的文筆。朱西寧也因與張愛玲惺惺相惜,因此供養不爲世人所容的胡蘭成,留下佳話。

由於臺海兩岸對峙,「願未央」見證了「文學最好的時代」,而且還不乏特色,例如,「曾經可以讓這樣一個作家有生命力地完成自己的文學大夢,提攜很多年輕人,鼓勵很多同伴等,讓我們無憂懼地繼續走這條路,」朱家女兒們有感而發。

電影中,也提及兩句話, 「任何事業都可以平凡,唯有文學不能平凡。」,以及「吃苦,不要有苦相!?」

這兩句話,發人深省,不只文學創作,不能平凡,舉凡藝文相關類,像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建築設計、電影舞臺劇⋯都是天才的行業,以及接近天才人的專利,靠的是與生俱來的異秉天賦,是那麼地可遇不可求,絕不是「愛拼就會贏」,更不是靠用功、開夜車、拜師學藝,就可達成的高度或境界。

至於「吃苦」,不要有「苦相」,也是智慧之言。佛家語常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如果「吃苦」是逃不掉的,就吃下吧,而且歡喜做甘願受,不要自怨自艾,顯露出一副孬種的樣子,那就很低俗了。

謝謝薛幼春大姐的盛情與美意。以前當學生,喜歡讀朱西寧,現在再看他的紀念片,不只對朱家人的父慈子孝,一家人共同走向創作之路的才華,

表達敬意,更對那個不完美的大時代,因此才子佳人千里寄情,讓愛情填補歲月的不完美,尤其是許多戰火下的姻緣,一生一世,相攜相守,也是令人歎爲觀止。

作者爲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