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多重宇宙”,《羣星》更加收束,更加精準

◎楊時暘

今年幾部備受期待的熱門劇集都先後“啞火”,比如高開低走的《真探》第四季,比如服化道精緻無比、內容風格卻空洞怪異的《政權》。前者有朱迪·福斯特加持,後者有凱特·溫絲萊特擔綱,但無論是《真探》第一季積攢下的極高聲譽,還是《政權》這聽起來像是接棒《使女的故事》般的敵託邦設定,最終都沒能拯救它們。倒是一部播出之前幾乎悄無聲息的科幻劇《羣星》意外地火了。

這部來自Apple+的科幻劇中,人們最熟悉的演員也就是喬納森·班克斯了——那個《風騷律師》中人狠話不多的酷老頭邁克,他在這個故事裡扮演一位幾十年前就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人至暮年,仍在探索宇宙,在發射中心的大廳裡,看着太空站中的宇航員陷入困境。故事也從此開場。

與那些把噱頭都努力塞進第一集的故事不同。實話講,《羣星》的首集甚至顯得有些無聊:幾個不同膚色的宇航員在外太空攜手,展現友誼和協作精神,前一秒還一切如常,維繫太空艙的運轉,與家人打視頻電話,然後遇到突發事件,一切急轉直下,有的人死去,有的人逃離,只剩下女主角Jo一人。Jo錄下給女兒的遺言,決定放手一搏,開始用自己的知識和超強的信念對抗眼前的絕境。

故事進展到這裡,四處都是不可避免的煽情、可想而知的臺詞,一切都沒顯露出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什麼大場面,更沒什麼能讓人感到震撼的特效。這種宇宙題材,人們早已司空見慣;加上不可避免的催淚橋段和情緒刻畫,連女主角的演技都讓人覺得呆板。怎麼說呢,這故事的開場多少讓人感到陳舊。

氣質上的變化是逐漸顯現的。這個開場設置於太空的故事,直到女主角回到地球,才真正開始“起飛”。Jo的死裡逃生以及她在太空的英勇壯舉,從旁人視角去看,她理所當然地成爲了英雄。但對她自己而言,卻覺得一切都不太對勁。比如她堅稱她在太空看見了蘇聯時期的宇航員屍體;比如,她覺得自己生活裡的很多事情都發生了不可名狀的改變,與丈夫的感情、與女兒的關係、自己家車的顏色、櫥櫃的位置……這一切說不清道不明的細節錯位,在旁人看來似乎都情有可原也極好解釋,那就是創傷後的應激反應。她經歷過常人無法想見的一切,一個人從絕望孤旅中回到地球,精神危機很難理解嗎?但只有她自己堅定地認爲自己的精神沒有問題。

當從簡陋版的太空歌劇轉向精神謎題的時候,這個故事才露出真容。它其實關乎於時間與空間的坍縮,關乎於人們對物理學概念的重新認知,關乎於量子糾纏,關乎於多重宇宙是否存在、是否重疊、是否攪擾,關乎於薛定諤的貓,關乎於一種極致的玄學或者說極致的科學,以及在那遙遠盡頭,科學與玄學彼此相融,甚至不再需要區分的那部分內容。

這樣的題材當然已經有過很多呈現,但顯然仍有着大量可供開發的空間。如果要對標某部更熟悉的劇集,《羣星》或許能讓人想起著名的德劇《暗黑》,J·K·西蒙斯主演的《相對宇宙》,小衆的《浩瀚獵殺》,甚至經典的《迷失》。但相較而言,《羣星》顯得更加收束——它沒有將故事鋪張出去,而是精準聚焦一個點,也並不想隱藏自己探索的主旨。在推進故事的過程中,它已經幾近剖白地向觀衆展露一切,很多角色幾乎都閃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態:會說瑞典語的女兒和只會說英語的女兒,落魄的老科學家和威嚴的老科學家,等等。如果說,最初的時候,故事還在線性發展,故事中的“宇宙”也還相安無事,但越到後來,一切都開始變得混亂,宇宙與宇宙相切、相交。人們平日裡信仰的一切常識都開始抖動。

故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橋段,幾乎像提煉中心思想般將整個戲核全盤托出:老科學家去找Jo,在樓下碰到她的女兒。老人坐在鞦韆上給小女孩講起量子物理。他說:“長久以來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以經典物理學作爲標杆的。然後愛因斯坦出現了,他開始研究原子、次原子、粒子和波形。經典物理學原理似乎不再適用了,這是個未解之謎。舉個例子,同一個事物,可以同時以兩種不同狀態存在:例如某個粒子,完全相同的粒子,在某個世界中,這個粒子是黑色的;在另一個世界中,這個粒子卻是白色的。在這兩個世界中間存在一個閾值空間,這個粒子既是黑色也是白色,粒子在黑白之間浮動,直到觀察者出現爲止。我發明了一種機器,被送上了外太空,希望解釋這一切,發現了一些東西。但那些東西似乎不想被發現。”

他和女主角都發現了一些東西,但那些東西顯然都在與他們玩着捉迷藏。而與他們捉迷藏的還不只是那些神秘的“物質”,還有身邊真實的人——那些人一直在阻撓、攪擾。老科學家和女主角像不顧一切奔赴真理的聖徒,而周圍的人都是企圖將人們留在矇昧中的魔鬼。但一切真的如此嗎?他們所堅持探究的一切到底會帶來福祉還是災難?沒人知道。他們無意之中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先知,也變成了世俗意義上的瘋子。這是宿命還是警告?

《羣星》的導演並不是首次涉足這種題材。她曾作爲導演之一參與過2022年的《閃亮女孩》,同樣是時空穿梭疊加大女主的設定。但《羣星》顯然比前作更加成熟,也更加深邃。

這種關於量子糾纏、多重宇宙的燒腦設定當然會引發諸多對文本的細讀與拆解,也會引起諸多爭論。當然,這是一種介入方式,還有另外的方式,比如更加混沌的、感性的方式去介入整個故事。畢竟連這個故事本身都在探討那些無法言明的混沌之物,誰又能確定我們已知的、習慣的、依賴的“理性”就真的是破解謎團的不二法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