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黃:傳承創新中醫藥產業

酷暑時節,走進江西省宜黃縣曹山景區中秋熱敏灸康養小鎮,感受到的是一片清涼。青山綠水間的連片仿古建築,到處瀰漫着艾香。不少遊客正排隊體驗當地特有的熱敏灸理療。“這是我第四次來這裡康養。”剛做完熱敏灸的遊客李雪嬌說。

逛景區的同時還能體驗養生,當地創新打造的這個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給遊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曹山景區管理中心負責人常勁鬆介紹,依託當地獨特的中醫藥資源和旅遊資源,他們在景區打造了艾文化康養區等板塊,提供艾文化展示、艾灸體驗服務等。目前,小鎮已成功創評“江西省熱敏灸康養小鎮”。

宜黃縣是清代醫學家黃宮繡的故里。近年來,當地充分挖掘中醫藥產業積澱,通過“中醫藥+”推動傳統產業傳承創新和地方經濟發展,註冊“黃宮繡”和“宮繡堂”兩個商標,並以艾草(熱敏灸)產業爲重點,開發出艾條、灸貼、精油等20多個品種的產品,形成了覆蓋“藥、養、旅、種”的完整產業鏈條。

在宜黃縣黃陂鎮西源村,山坡上的一叢叢灌木下,一簇簇藥草進入繁忙的管理期。據介紹,在西源村,大大小小的山頭共種有3000多畝黃精、三葉青等藥材,山村變成了孕育致富希望的“藥谷”。

中醫藥帶動了種植戶增收,也讓當地羣衆就業有了更多選擇。在宜黃縣鳳岡鎮新斜村衛生室,艾灸師正在爲新學員進行“熱敏灸療法”實操培訓。宜黃縣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人彭劍英介紹,依託中醫藥產業紅旗隊工作專班,宜黃縣成立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心,並組建中醫藥合作共建站,在12個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110個村衛生室設置中醫閣,開展中醫經方、熱敏灸等相關技術培訓。

“挖掘好傳統中醫藥資源,推動與其他產業融合,‘中醫藥+’實現了傳承創新,也帶富了一方經濟。”彭劍英介紹,目前,宜黃縣正呈現出“藥、養、旅、種”等多業態縱深拓展之勢。以醫帶“藥”,當地先後開發出“葦梗清瘟顆粒”藥劑、橘紅膏等400多種保健類產品。以醫帶“養”,開發出“治未病養生”“藥食同源養生保健”等有影響力的中醫藥養生精品4類8種。以醫帶“旅”,推出獨具特色的中醫文化夏令營、中草藥種植採摘體驗等10餘種涵蓋康養研學、團建、休閒觀光的旅遊產品和線路。以醫帶“種”,重點種植艾草、黃精、三葉青、葛根等中藥材29種,種植其他一般中藥材品種數百種,規模化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2.5萬畝。(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