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產業“雙向奔赴”,6家新建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這樣做
近日,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分別是江蘇太倉、浙江寧波、浙江義烏、廣西南寧、四川宜賓、新疆昌吉等6個市(縣)。教育部爲何新佈局建設這6家市域產教聯合體?聯合體如何走出一條職業教育助推地區產業發展、地區產業發展厚植職業教育根基的雙贏之路?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聚焦區域主導產業
記者梳理髮現,6家新佈局建設的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有着明顯的產業優勢,深度融入區域主導產業。
比亞迪全球最大、國內建設速度最快的電池生產基地在南寧,新能源電池所需的鋁精深加工又是南寧特色產業。南寧市智能製造產教聯合體由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和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
新疆昌吉這些年發展形成了糧油、優質畜產品、棉花和紡織3個百億級產業集羣。昌吉國家農高區現代農業產教聯合體由新疆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新疆泰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等單位共同牽頭打造。
除產業優勢外,佈局廣西南寧和新疆昌吉,與服務周邊外交大局也密切相關。南寧正在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發展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新疆正在打造我國向西開放橋頭堡,加快“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
江蘇太倉和浙江義烏,是6家聯合體中唯二的縣級行政區,憑藉獨特產業和發展路徑,“以一縣之力橫掃全球”。
江蘇太倉開展對德合作30餘年,德資企業多達530餘家,借鑑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形成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太倉模式”。蘇州市太倉中德智能製造產教聯合體由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和舍弗勒(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牽頭組建,服務工業母機、汽車核心零部件和航天航空零部件三大產業集羣。
義烏以小商品批發聞名全球。義烏自由貿易發展區市域產教聯合體由義烏自由貿易發展區、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成立,聚焦在新型數字貿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保稅+”新業態等義烏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上。
佈局浙江寧波和四川宜賓,則是爲了服務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基礎深厚,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0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670家。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由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侖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和注塑機行業龍頭海天塑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牽頭成立。
四川宜賓過去以白酒和煤炭兩大產業而聞名,近年來加快引進培育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和綠色低碳產業,強化產業轉型升級。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江新區)市域產教聯合體由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和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牽頭。
豐富的產教資源和區位優勢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提供了“天時”“地利”,但辦好的關鍵在於地方政府扛起統籌發展職業教育的主體責任,實現多主體協同發展的“人和”。
比如,義烏市政府列出聯合體建設政策事項清單,任務分解至義烏市發改局、經信局、科技局等15個部門,義烏市每年劃撥500萬元專項用於聯合體建設,連續6年總計投入3000萬元。
新疆昌吉成立了多部門組成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實體化運作的理事會,制定《昌吉州關於加快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指導意見》,專門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每年1000萬元用於支持產教聯合體成員單位人才培養改革、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等,爲實體化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業深度融入人才培養
“我們在實際招聘中發現,畢業生與我們崗位的技能需求並不匹配,還需要花大量成本培訓,我們也在思考,到底怎樣才能讓學校教育和我們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寧波海天塑機集團人力資源負責人陳興說。
海天塑機集團的困惑也是大部分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在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中,企業發揮着重要的辦學主體作用,將優勢產業資源全面融入職業院校的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實訓基地建設,目的就是要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脫節的問題。
海天塑機集團投資1.3億元共建“藍金領高技能人才工廠”,聯合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北侖職高、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等院校,採用“2+1”學習模式,自制課程,自研教具,根據前期摸排的產業鏈內企業整體用工需求,深度打造定製化的專業。學生需要先在學校進行兩年的理論和模擬實操學習,再到企業進行爲期一年的輪崗實訓,順利結業的學生全都可以選擇與企業簽約。
太倉實施“雙元制”學徒培養模式已有20多年,企業通過建立企業培訓中心,安排專職培訓師全程承擔學徒培養。學生具有學生和員工雙重身份,校企按照4∶6的學時比例分別承擔理論與實踐教學,行會負責考試評價,地方政府出臺完備產教融合政策,建立系列化的校企合作育人制度。
宜賓在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高技能人才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和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清潔能源裝備智能製造產學研綜合平臺,學生到生產一線跟崗實訓是常態。在企業,師傅手把手帶教,學生回到學校後面對的仍然是企業生產的真實情景。
“我們課上加工的零件直接來自企業,課程、教材、項目等多個方面都圍繞企業真實的生產問題不斷進行優化。”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教師代豔霞介紹。
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契合後,人才自然就能留下,爲地區產業發展注入活力。2019年至2022年間,宜賓職業技術學院80%的畢業生前往沿海地區工作;2022年後,80%的畢業生留在了四川;2023年,更是有38%的學生畢業後在宜賓就業。
在師資培養上,聯合體企業成爲職業院校師資培養的“富礦”。義烏聚焦區域現代商貿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強化聯合體內學校教師進入企業生產一線實踐,加強對企業兼職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
在專業設置上,市域產教聯合體內院校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及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南寧職業技術大學精準對接南寧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先進裝備製造等千億元產業,新增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3個專業,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撤銷7個不適應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
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學習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理想中的職業教育畫卷正在市域產教聯合體中徐徐展開。
職業教育賦能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爲職業教育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職業教育也利用自身優勢助推產業發展,市域產教聯合體正在加速實現教育與產業的“雙向奔赴”。
宜賓以美酒聞名於世,五糧液家喻戶曉。一杯白酒,凝聚着釀酒師傅幾十年的經驗,任何步驟的差錯都會影響白酒口感。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聯合五糧液開啓了數字化釀造的新嘗試,雙方共建白酒生產數字化中心,正在訓練數字化模型輔助釀酒。
“中小微酒企可以採集數據到我們的虛擬仿真軟件上,先模擬一遍再進行實際操作,最大程度減少失誤和損失,因此十分受益。”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王賽說。
2024年,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投入了100多臺數控機牀和機器人,急需高技能人才,給南寧職業技術大學列出了明確的“產業需求清單”。
針對企業的“出題”,南寧職業技術大學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相關團隊,迅速組建新能源汽車輕合金材料實驗室,解決材料表面防護技術和材料輕量化技術難題。加上南寧職業技術大學的數控機牀學生在校即獲得了高級技工的資格,具備相當的操作加工能力,第一時間完成了“答題”。
聯合體成立以來,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爲聯合體內企業量身定製培訓計劃,累計開設了“三廢”處理、化工總控等6批次高級工匠培訓班,累計培訓企業職工1200餘人;聚焦“區內培養、中亞就業”,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試點職教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爲聯合體內“走出去”企業開展小訂單培養……
“以前政府、學校、企業、行業之間是不通的,現在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打通了政校行企的通道,各方找到了共同價值的利益交集點,實現合作發展的目標。”南寧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周旺說。
文字 | 歐媚
來源 |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