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沙方案:建設面向世界的高水平開放戰略平臺
近日,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此爲繼前海、橫琴後的又一份國家級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的建設方案。
6月16日,戴德樑行發佈就《方案》發佈相關解讀,指出《方案》明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爲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也意味在三個重大合作平臺共同加速發展的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突出“面向世界”,加強與港澳及“一帶一路”協同開放
《方案》在當前的國際形勢和經濟環境下強調了擴大開放的決心,對南沙的定位也不止於打造一個對接港澳的合作平臺,更是面向世界的交流、合作與開放。這樣的定位恰恰符合廣州千年商都的積澱。廣州對外貿易歷史悠久,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商貿往來延綿2000 多年,是我國曆史上唯一沒有關閉過的通商口岸。而南沙具備廣州唯一入海口,廣州最大的深水碼頭南沙港等戰略要素,爲“面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爲歷史的延續,同時結合廣州本身的資源,《方案》提到南沙攜手港澳不斷深化對外經貿合作,構築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對此戴德樑行研究院副院長、華南區研究部主管張曉端表示:“《方案》提出的‘面向世界’,既包括“引進來”,又包括“走出去”。其中,‘引進來’包括人才引進、教育資源引進、醫療資源引進等;‘走出去’則是通過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具體的舉措則包括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和構建國際交往新平臺,深化南沙與港澳以及世界的銜接,凸顯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對外開放門戶作用,同時承擔起‘雙循環’發展格局中的樞紐節點的責任。”
強化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
南沙產業定位具備自身特色。八十多所高等院校聚集爲廣州提供了優質的高等教育及人才資源。依託高校的科研實力,廣州的各類科研機構在數量和質量上也處於灣區領先的位置,但在科技創新轉化與落地機制方面仍存在瓶頸。《方案》提出高水平建設南沙科學城、華南(廣州)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通過打造華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提升產業發展能級,進一步引領大灣區科技創新,也體現出大灣區融合發展、優勢互補的思路。在科技創新方面,首次提出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與合作機制。這意味着南沙未來在科技創新方面不僅僅是基於南沙或是廣州的科技創新力,而是更加強調充分調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各項創新要素來打造聯合創新力,並依託大灣區對外開放的平臺和機制,引入國際化創新資源並對接國際市場,以此在科技創新,包括國際科技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資料來源: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
探索金融市場互通互聯,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
《方案》提出南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從營商、金融市場和公共社會管理等方面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其中提到研究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境外投資等,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此外,結合廣州汽車產業基礎雄厚、產量連續三年居全國城市首位等優勢,《方案》因地制宜提出支持南沙在跨境機動車保險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支持南沙蔘與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設立,彰顯打造南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的決心和力度。
2016-2021年廣州市汽車產量及新能源車佔比
資料來源:廣州市統計局
空間優勢突出,23 平方公里啓動區先行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三個重大合作平臺之一,南沙的優勢之一在於其803 平方公里的空間優勢,遠高於擴容後的前海(120.56 平方公里)和橫琴(106.46 平方公里),並具有連片可開發土地,無論是在佈局產業、人才引入、發展綜合配套、職住一體方面都有充裕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在具體建設時序上,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思路,設置總面積約23 平方公里的先行啓動區,包括南沙灣、慶盛樞紐和南沙樞紐3 個區塊,有利於先行發展,強化要素集聚。從啓動區的設定上,可以看出對交通便捷和通達性的考慮,慶盛樞紐以及將建設高鐵站的南沙樞紐,都將令南沙對外聯繫更便捷。同時南沙具備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其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持續完善將有助於南沙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樞紐。
綜合來看,本次《方案》明確了南沙中長期發展的規劃與目標⸺到2025 年南沙區域創新和產業轉化體系初步構建,攜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 年成爲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臺。《方案》不僅規劃了南沙整體發展的目標,也落地到具體扶持措施上,即在前期啓動發展階段從財政政策上給予了明確的扶持:對先行啓動區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 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2022-2024 每年安排100 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並在省級財政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從而推動先行啓動區項目陸續實施落地,長遠來看行之有效地實現片區可持續發展。
戴德樑行研究院副院長、華南區研究部主管張曉端表示:“相較於已經出臺相關方案的前海和橫琴,《南沙方案》的發佈是在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形勢均面臨複雜挑戰的背景下,因此從方案中我們不僅看到南沙本身在產業、經濟和區域發展上的方向,同時更承載了融合粵港澳三地,並進一步推動面向世界的高水平開放的戰略平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