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中軸線上都有哪些鳥類?
在何方看來,每個人都和自然有某種鏈接。“打動你的東西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自然的大門,讓你對大自然產生依戀和熱情。”對她來說,這把鑰匙就是鳥類。
11月24日,天壇公園,何方和市民在丹陛橋上觀看天空中飛翔的鳥。
在北京中軸線15個遺產構成要素之一的天壇公園,有一羣特殊的“遊客”,他們不像普通旅行團戴着小紅帽,而是掛着望遠鏡或相機,繞開熙熙攘攘的人羣,靜靜觀察遠處跳躍的鳥兒。這是由“自然之友”野鳥會組織的公衆觀鳥活動。作爲“導遊”,自然之友野鳥會的初級領隊何方也不會舉着小旗,她手裡是一張鳥類調查表。2024年9月28日,在中軸線上的觀鳥活動中,何方觀察到38種鳥類。
天壇公園,野鳥會觀測到一隻雀鷹。
尋找打開自然的鑰匙
初冬,何方走進天壇公園,熟練地背起望遠鏡,調試着相機。此時,長短不一的悅耳鳥鳴聲在林間迴盪。不用擡頭,她就知道上方有一羣金翅雀盤旋飛過,“它們的叫聲像小鈴鐺一樣”。
11月24日,天壇公園,觀鳥領隊何方帶領市民邊走邊看。“在哪裡啊?我怎麼沒有看到?”這是觀鳥新手常常會問的問題,何方常常會用詳細的文字描述幫助新手快速找到鳥兒。
在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區域內,不僅坐落着雄偉壯麗的古建築,還分佈着7000多株妙態千姿的古樹名木,靈動的鳥兒穿梭其間,爲世界遺產增添了勃勃生機。
初見何方,她正聚精會神地手繪灰臉鵟鷹。談及“入坑”,源於去年5月的一次觀鳥親子活動。“沒想到孩子喜歡昆蟲植物,而我深深地愛上了鳥。”
11月12日,法華寺街的咖啡館,何方正在繪製鳥圖。
彼時,她在天壇公園西門入口處依靠領隊的指引看到了一隻灰頭綠啄木鳥哺育寶寶。望遠鏡的目鏡中,這隻雄鳥背部的羽毛是耀眼奪目的嫩綠色,頭頂的羽毛則是鮮豔欲滴的硃紅色。“美得像一件藝術品。”她被這靈動的畫面瞬間“擊中”,也發現自己從未用這樣的視角去欣賞這座皇家園林。
灰頭綠啄木鳥
接下來的6月、7月,是鳥類的繁殖季。觀察鳥類“育兒”,讓何方對它們多了一份親近感。“觀鳥爲我打開了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除了得到放鬆,我在這個空間裡,跟着鳥兒學會了很多育兒之道和處世之法”。
11月24日,天壇公園,何方介紹鳥類羽毛的分類和作用。
去年11月,何方參加了“自然之友”野鳥會的實習領隊培訓,今年6月正式轉爲初級領隊。每次觀鳥的3個多小時裡,她帶領15名鳥友從天壇公園西門出發,走過空場、科普園、齋宮、圜丘、丹陛橋。
11月19日,天壇公園,何方在分辨鳥類取食的植物部位。
每次開場,何方都會認真瞭解大家的觀鳥經歷。對於新鳥友,她會特別關照,細心引導他們尋找醒目參照物。從喜鵲、麻雀到戴勝、大斑啄木鳥……新鳥友的情緒不斷被帶動起來。“噓!前面,雀鷹!”在何方的引導下,不少鳥友成功在天壇公園“解鎖”猛禽記錄。
11月24日,天壇公園,觀鳥領隊何方在帶隊的同時還進行鳥類調查,記錄當天觀測的鳥種和數量。
一路上,途經落葉林和草地、針葉林和古建等地,她將生境特點和有代表性的“高亮”鳥種一一道來,介紹它們在繁殖期的行爲、築巢的巢型、羽毛的特徵及作用。遇到“誘拍”的行爲,何方會跟鳥友溝通,講解這一行爲對鳥類的危害。
11月24日,天壇公園,觀鳥領隊何方正在藉助圖片分享鳥喙的不同結構,吸引市民拍攝記錄。
“觀鳥讓我打破人類的優越感,認識到自己不過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何方覺得自己像是一把鑰匙,爲市民打開了觀鳥新體驗,她相信,從觀鳥開始,市民可能對松鼠、古樹、昆蟲產生興趣,也會找到打開自然的鑰匙。
在中軸線延長線拍到珍稀鳥種
頸部的羽毛是高級的灰褐色,粉黃色的腳爪牢牢地鉤住蘆葦稈,圓潤可愛的震旦鴉雀被稱爲“鳥中熊貓”,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簡稱奧森)南園的溼地中,許哲浩捕捉到了它的小巧身影。
11月22日,許哲浩在奧森觀鳥。
許哲浩是自然之友野鳥會的實習領隊,亦是北京遷徙猛禽監測項目的調查員。而後者的實習調查員考試是被鳥友稱爲“魔鬼”般存在的資格考試。
中軸線上的公園爲城市中的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之所,位於中軸線延長線北端的奧森也深受鳥友厚愛。“既有林鳥,也有水鳥。”許哲浩表示,在南園大片的湖泊和溼地,鳥友可以觀賞到震旦鴉雀、東方大葦鶯等依靠蘆葦而生的鳥類。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鴻雁。
許哲浩對棲息於此的鳥類和觀鳥路線非常熟悉,並通過不斷實踐提升自我,“外出看鳥和看鳥類圖鑑有很大差別。作爲帶領公衆觀鳥活動的領隊,專業知識過硬,人家纔會願意來參加活動,從而瞭解護鳥知識”。
11月17日,元大都城恆遺址公園,領隊培訓中,許哲浩正在演示“辨識講解”環節。
即便是在熟悉的奧森,也常會給他帶來驚喜。這天,走過一段下沉式木棧道時,許哲浩抑制不住興奮,雖是見過多次的震旦鴉雀,但他看到了可愛精靈是如何從蘆葦蕩的根部跳躍、覓食的。這就是觀鳥的魅力,即使是同一種鳥,能觀察到它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收穫。學得越多,越着迷。
北京中軸線“觀鳥圖”
新京報記者體驗式跟隨野鳥會公衆觀鳥活動進行鳥類觀測,併成功記錄到北京中軸線及中軸線延長線上二十餘種鳥類。
以下是部分精彩“鳥片”
沼澤山雀
體長 10~13cm,體重 10~14g。眼以上頭頂黑色,眼以下臉部白色,喉黑色,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或蒼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鉛黑色。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林地。
震旦鴉雀
全長15-18釐米。上背黃褐,通常具黑色縱紋;下背黃褐。有狹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餘黑而羽端白。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稱爲“鳥中熊貓”,爲全球性近危物種。
銀喉長尾山雀
體長約 14cm。頭頂黑色,背藍灰色,喉黑色,胸腹灰白色,尾長。中國華東、華北、西北一帶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林地。
大斑啄木鳥
體長 20~24cm,體重 63~79g。頭頂黑色,臉白色,背部黑色,有寬大白色肩斑和數道白色翅斑,胸至上腹部灰白色,下腹部至尾下覆羽紅色,雄鳥後枕部紅色。中國廣泛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樹林。
紅尾斑鶇
體長 20~24cm。全身棕紅色,腹灰白色,胸、脅有斑點。中國除西藏、海南以外地區廣泛分佈,在北京爲旅鳥或冬候鳥。
灰椋鳥
體長 20~24cm,體重 65~105g。全身灰黑色,腹部稍淺,虹膜褐色,嘴橙紅色,腳橙黃色。中國除新疆、青藏高原以外地區廣泛分佈,在北京爲夏候鳥,棲息於林地、草地、灌叢、農田。
金翅雀
體長約 13cm。整體紅棕色,飛羽、尾羽黑色,有金黃色翼斑。中國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地區廣泛分佈,在北京爲留鳥。
白頭鵯
體長 16~22cm,體重 26~43g。額至頭頂黑色具光澤,眼上方至後枕白色,上體橄欖綠色,下體白色,胸灰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跖、趾、爪黑褐色。中國華北至南方各地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低海拔林地、荒地、農田、城市。
燕雀
體長約 16cm。雄鳥頭、頸、背黑色,腰白色,喉、胸棕色,腹白色。雌鳥整體灰褐色。中國除海南和青藏高原以外地區廣泛分佈,在北京爲冬候鳥。
大嘴烏鴉
體長45~54cm,體重412~675g。通體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額較陡突,尾長、楔狀,嘴黑色、粗大,嘴峰彎曲,腳黑色。中國除青藏高原和西北荒漠以外地區廣泛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地廣泛。
戴勝
體長 26~28cm,體重 55~80g。頭、頸、胸淡棕栗色,有明顯冠羽,羽端黑色,背部和翅有寬黑白帶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鉛灰色。中國廣泛分佈,在北京爲夏候鳥,棲息於森林、河谷、草地、農田等地。
紅尾藍鵲
體長54~65cm,體重147~210g。頭、頸、胸黑色,背、翅藍紫色,腹白色,虹膜橘紅色,喙、腳紅色。中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林地。
烏鶇
體長 23~30cm,體重 55~126g。通體黑色,具窄的黃色眼圈,虹膜褐色,喙黃色或橙黃色,腳黑褐色。中國華北及以南各地分佈,在北京爲留鳥,棲息於林地、農田、村鎮、城市。
大嘴烏鴉和長耳鴞(右下)正“追逐打架”
長耳鴞
體長33-40釐米,虹膜橘紅色,頭頂兩側具發達耳羽簇,豎直如耳。棕黃色圓形面盤顯著、中央區域有淺色羽近“X”形。胸、腹部皮黃色,有黑褐色不連貫縱紋和小橫紋。在中國繁殖於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越冬於長江流域以南的東南沿海各省,部分在北方爲留鳥。
記者 王子誠 張璐 攝影報道
編輯 劉晶 王遠征 張湘涓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