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毀容”的李子柒,給所有網紅上了一課

FIGURE11/13

李子柒,終於回來了。

11月12日下午,李子柒發佈了一條漆器視頻作品,正式宣佈迴歸。

漆器,是一種承載着古老智慧和獨特韻味的工藝品。

在中國,用漆歷史已經有八千多年,《山海經》中將漆木寫作柒木,其中寓意,不可小覷。

這波迴歸引起了軒然大波,“紫氣東來”發佈不久,李子柒復出的消息迅速登頂熱搜。

網友們無不喜極而泣:“柒妃回宮了。”

不到24小時,新一波“反轉”再次到來:

李子柒又接連更新了“改造衣帽間”和“製作絨花”兩條視頻!

並獻唱《如願》,把無數粉絲給唱淚目了。

要知道,距離2021年7月14日李子柒停更,已經過去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停更的日子裡,期待她迴歸的聲音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事實上,賬號雖然停更,李子柒一刻都沒有閒下來過。

在最新的採訪中,李子柒告訴記者,在停更的三年裡,自己除了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和陪伴奶奶,最大的收穫,是走訪了20多個省市,拜訪了100多位非遺傳承人和文化工作者。

“六七年前我去拜訪手藝人的時候,主要是爲了學習技術,最近這幾年,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聽他們的故事。”

步履不停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注意到,歸來後的李子柒,僅憑一條視頻,就在抖音、微博、快手三大平臺一夜漲粉達383.5萬,播放量更是驚人地突破了1.2億。

停更的三年,其在海外平臺上的粉絲量不減反增,累計漲粉數超過500萬。

央視新聞評價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人民網讚賞她:“李子柒向世界打開了美麗中國的一扇窗口,是對外文化傳播中值得研究的樣本。”

人民日報誇讚她:“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活出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帶給我們的生活啓示。”

無數人對她今天的迴歸翹首以盼。

“李子柒”三個字,儼然已經成爲了一種文化現象。

“鄉村田園生活”的爆紅,讓不少人對這個賽道躍躍欲試。

在李子柒停擺的這三年裡,“田園風”創作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試圖復刻李子柒的成功。

非遺博主江尋千,學習糖畫技藝,還原龍鳳花燭,描摹京戲名伶。

用自己的方式,娓娓道來向大家講述非遺的故事,被視作李子柒的“接班人”。

“男版李子柒”彭傳明,以“古法制墨”視頻走紅。

擅長用古法復原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向粉絲們科普傳統文化。

“六邊形戰士”版李子柒——帥農鳥哥,烹飪、繪畫、雕刻、木工……技能點拉滿,不斷突破着大家對人類能力極限的認知。

跟隨着他的鏡頭,粉絲們得以在溪邊洗衣撈魚、在毛竹林耍功夫、觀看網紅青麻餈的製作過程。

除此之外,國內互聯網上各種頂着“李子柒”名字的賬號大量涌現。

國外也出現了多個山寨版“越南李子柒”、“北歐版李子柒”。

巨大流量利益驅使下,無數人爭先搶後地想要湊上前分一杯羹。

然而,無論是什麼程度的模仿,“李子柒”三個字始終無法被超越。

出走三年,歸來的這一刻,李子柒仍是頂流。

評論區裡網友們的態度,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事實:

“在那些不曾相見的日子裡,她一直堅持着中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李子柒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喜歡她的拍攝風格,所有的故事都在不言中,靜謐,明和,於無聲處暗藏着文化與力量。”

“就像是老朋友,出了趟遠門,但總會回來的。”

無論是隱退,還是歸來,她塑造的田園生活一直爲大家津津樂道。

一個博主能存活多久?

財經分析作家吳曉波認爲只有6個月。速食時代之下,沒有人能夠一本萬利。

可對李子柒本人來說,停更的三年時間裡,有人來了,有人走了。

至今,“李子柒”現象的地位,卻依舊無人能撼動。

在網紅如流水的當下,李子柒的長久生命力,無疑來源於她的獨特性。

她堅信“慢工出細活”,在互聯網的快文化時代,李子柒的賬號平均一個月纔會出現一條新視頻:

爲了還原一牀蠶絲被的製作過程,需要先從養蠶的步驟開始;

爲了展現一顆種子從播種到結果,需要記錄下它長達一年半載的生長週期;

“慢工出細活”的風格使視頻有着常人無法企及的質感和深度,這是現在的“類李子柒”們所無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對待非遺文化的真誠,也時常感染着看客們的情緒。

就拿這次復出的第一個作品「漆器」來說,製作過程並非視頻中看到的那樣一帆風順。

與此相反,在初次接觸生漆後,李子柒身上就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長滿腫包,反覆結痂,不得不停工去醫院打抗敏針。

然而,哪怕渾身癢的徹夜難眠,李子柒也從不覺得難過,令她崩潰的,是首次制漆的失敗:

“過敏熬過去就好了,結果沒想到的是我的作品失敗了。”

雕漆隱花,是成都漆藝“三雕一刻”中的絕技之一,工藝複雜,技藝精湛,哪怕是富有經驗的老工匠也經常返工。

李子柒第一次推進到打磨階段時,發現漆面只有線條,沒有圖案,爲此一個人躲在衛生間大哭了半天。

最終,經過老師的開導和指導,她才又收拾好心情,重整旗鼓,重頭開始,花了三個月時間,呈現出了“紫氣東來”。

慢工打磨、全心投入,以赤子之心,讓傳統文化重新鏈接生活。

這纔是她“全網無代餐”的根本緣由。

誠然,李子柒的視頻或許並非十全十美,也曾遭到過各種質疑,例如“刻意擺拍”、“脫離實際鄉村生活”等。

但她的歲月靜好,不正是她區別於其他農村土味博主的地方嗎?

短視頻從業者崔超曾說:“田園風短視頻強調的是美得真實,保留鄉村真實生活的同時,還要拍出身處自然歲月靜好的感覺。”

當李子柒身穿精美長袍,眺望雲海的那一刻,“詩和遠方”有了具象化的顯現。

這對於困頓在城市中、爲了生活不得不卷生卷死的打工人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感官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慰藉?

我想,這恰是“李子柒”三個字,得以經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