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頻發,一例百日咳患兒的整個診斷經過
作者 | 蔡超鋒
指導老師 | 周翠紅
單位 | 河南宏力醫院醫學檢驗科
01
前 言
近期,有一種疾病雖不常被置於聚光燈下,卻逐漸被我們認知,那就是百日咳,其危害卻不容小覷。百日咳,一個帶着歷史印記卻又在現代社會中時有出現的病症,其獨特的表現和潛在影響一直備受關注。今天,我們將深入結合一例百日咳患兒的病例報道,帶領大家一同走進這個看似熟悉卻可能隱藏着諸多未知的疾病世界,去揭開百日咳病例背後的故事與真相。
02
案例經過
01
病史簡介:
患兒,男 ,3月齡,一週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呈陣發性,喉中有痰不易咳出無氣喘,發紺,無鼻塞,流涕,無嘔吐,腹瀉,就診於外院,給予口服“易坦靜”兩天,霧化三次。兩天前咳嗽加重,以夜間爲主,咳嗽劇烈時伴面色潮紅,憋喘明顯。詢問家族史,孩子父親咳嗽十五天。爲求進一步診治,經門診入院治療。患兒出生後接種卡介苗,乙肝,脊髓灰質炎,百白破等疫苗。
查體:患兒精神差,體溫正常,咳嗽劇烈時伴面色潮紅,憋喘明顯,有雞鳴樣回聲,咽腔充血,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哮鳴音,心腹查體未見異常。
02
相關檢查、檢驗結果:
血常規:患兒血常規提示淋巴細胞百分比84.9%,觸發複檢規則。
塗片鏡檢:發現裂隙淋巴細胞。
血塗片 瑞氏染色×1000倍
生化:提示肝功能輕度異常。
胸部DR顯示:雙肺紋理增強,紋周模糊,雙肺見點狀高密度影沿肺紋理分佈,雙肺門影不大,考慮支氣管肺炎。
初步診斷:“支氣管肺炎”。
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百日咳桿菌核酸檢測陽性
診斷:結合查體及檢驗結果,明確診斷:支氣管肺炎、百日咳
治療措施:臨牀給予乳糖酸紅黴素抗感染,氨溴索止咳化痰,霧化,對症支持治療。經治療,患兒病情好轉出院。
03
案例分析
患兒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一週,無發熱,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細胞百分比明顯增高,塗片鏡檢發現裂隙淋巴細胞。CRP、IL-6正常。查體顯示患兒憋喘明顯,有雞鳴樣回聲,符合百日咳診斷標準。BP-DNA 2.91E+7進一步印證患兒爲百日咳感染。患兒父親咳嗽15天,考慮爲傳染源。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患者、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密切接觸傳播。
百日咳鮑特菌,又稱百日咳桿菌,屬伯克霍爾德菌目,產鹼桿菌科,鮑特菌屬,爲專性需氧菌,革蘭染色陰性,爲兩端着色較深的短桿菌,無鞭毛。主要引起支氣管和細支氣管黏膜的損害,鼻咽部、喉和氣管亦可受累。潛伏期5~21天,一般爲7~14天。
臨牀表現一般分爲:
卡他期:表現爲流涕、打噴嚏、流淚、咽痛、陣發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多無發熱,或初期一過性發熱,傳染性極強。痙咳期表現爲陣發性痙攣性咳嗽,晝輕夜重。痙咳時發出高音調似雞鳴樣的吸氣吼聲。
恢復期:痙咳逐漸緩解,雞鳴樣吼聲逐漸消失。
併發症:多見於新生兒和6月齡以下嬰兒,以肺炎最常見[1]。
實驗室檢查:
細菌培養:受抗生素藥物治療,百日咳成分疫苗等因素影響檢出率較低,且培養時間較長,不利於早期診斷。
核酸檢測:PCR檢測較傳統培養更敏感,能在短時間內檢測出百日咳桿菌感染且受抗菌藥物治療的影響較小多重PCR方法診斷百日咳博德特菌在國外已成爲實驗室常規診斷方法,其診斷敏感度高,特異性,可用於臨牀早期診斷。
血清學檢查:適用於回顧性診斷[2-3]。
診斷:
疑似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項者):(1)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病程≥2周。(2)嬰兒有反覆發作的呼吸暫停、窒息、紫紺和心動過緩症狀,或有間歇的陣發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學暴露史或者確診病例接觸史;(3)大齡兒童、青少年、成人持續2周以上咳嗽,不伴發熱,無其他原因可解釋,有百日咳流行病學暴露史或者確診病例接觸史。
臨牀診斷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項者):(1)疑似病例,且外周血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增多,明顯高於相應年齡正常範圍;(2)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病程≥2周,與百日咳確診病例有明確的流行病學關聯(與首發或者繼發病例發病間隔5~21天)[1]。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臨牀診斷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項者):(1)培養到百日咳鮑特菌;(2)百日咳鮑特菌核酸檢測陽性;3.PT-IgG 抗體陽轉或恢復期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排除嬰幼兒1年內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或既往感染)[1]。
鑑別診斷:
百日咳樣綜合徵:主要依靠病原學檢查。
慢性咳嗽:可根據血常規、肺部影像學、病原學進行鑑別。
治療: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長期作爲百日咳治療的首選藥物雖仍然有效,但已有多家研究機構報道了其較高的耐藥率。對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或經驗治療無效的患者,2月齡以上兒童及成人可選用複方磺胺甲噁唑;2月齡及以下嬰兒可選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2-3]。
04
小 結
近年來,隨着百日咳鮑特桿菌變異,耐藥性增強及傳播方式的改變,再加上疫苗接種3~5年後保護性抗體水平下降,12年後抗體幾乎消失,導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青少年及成年人成爲嬰兒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2]。
若未經有效干預,會成爲潛在的傳染源,造成百日咳在校園、社會面傳播。面對當下的流行趨勢,從診斷技術看,核酸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好,有助於及早診斷;臨牀醫師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篩選,如果患者確診百日咳,家長、孩子都要做好有效隔離,家長或可以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完善傳報機制,從公共衛生角度及早切斷傳染鏈條或許是個強有力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百日咳診療方案(2023年版)
[2]中國百日咳診療與預防指南(2024版)
[3]姚開虎,孟慶紅,史偉,袁林,胡亞紅.國內當前百日咳治療的抗菌藥物選擇之我見[J]中華實用兒科臨牀雜誌,2024年2月第39卷第2期,ChinJApplClin Pediatric,Februar 2024,Vol.39,No.2
[4]王琨,王宇清,郝創利,等.兒童百日咳與類百日咳綜合徵的臨牀特點分析[J]國際兒科學雜誌,2018年6月第45卷第6期,Int J Pediatric,Jun 2018,Vol.45,No.6
說明:本文爲原創投稿,不代表檢驗醫學新媒體觀點。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近期直播推薦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