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素養退步...年輕世代的五大盲點
傅清源表示,金融研訓院從2020年開始每年進行「臺灣金融生活調查」,年輕世代原就是「財務脆弱族」,20~29歲因剛出社會,收入不高、儲蓄有限,但兩年來發現,其他年齡的金融風險抵抗力上升,僅年輕世代金融風險抵抗力及金融素養,不但沒有回升,反而持續下滑,年輕世代的財務處境持續退步中。
金融研訓院針對年輕世代歸納出五大金融生活盲點,一是先考慮投資但現金有限,因爲年輕人收入不高,所以會認爲投資是增加收入最快的方式,有多餘的錢就會先拿去投資,反而沒有緊急預備金;二是娛樂支出過高,不管是月薪2萬或5萬的年輕人,都認爲自己收入不足,其中有部分因有很多娛樂支出,導致收入不低但支出多,很難累積儲蓄。
三是信用卡分期使用頻繁,調查發現許多年輕人經常使用信用卡分期,創造手邊還有現金的假象,但最終仍無法累積儲蓄;四是月光族,沒有儲蓄觀念,認爲因收入不高,無可避免每月薪水都花光;五付不出來找爸媽靠,調查發現年輕人若遇到財務困難,無法支付時,多會認爲找家人墊付就好,反而認爲金融機構難以親近。
在保險面向上,調查發現近年國人保障觀念提高,沒有任何額外保險的民衆,從2020年的25%,降到2022年的21.7%,自認有充足保險保障的民衆,2020年爲47.9%,2022年提高到51.6%。尤其疫情後民衆日漸習慣零接觸服務,開始選擇24小時網路快速投保,而非透過業務員買保險。
但傅清源指出,觀察「財務脆弱族」,在支出面上除入不敷出外,保費負擔沉重也是財務弱點之一,可能是不太瞭解保險內容,或不理解自身需求,經過親友推薦就投保,咬牙繳保費,但遇到財務狀況時,保單卻又無法給付,付出的保費非但沒有做到保障,反而變成另一種經濟負擔。
針對金融教育,傅清源指出,當今金融教育管道良莠不齊,像是近年流行YouTuber教投資理財,不乏打着知識名號包裝,卻只圍繞介紹特定投資商品,年輕人不懂就跟風,可能比沒有理財更慘。認爲金融素養應是長期技能培養,而不是短期知識宣導,注重生活財務行爲與觀念改變,同時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對象提供不同金融教育,纔是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