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陶大程:產業元宇宙催生數實融合新業態,爲實體企業共享數字經濟增長紅利敞開機會窗口

作爲前沿科技的熱門話題,產業元宇宙已經立於時代的風口。但到底什麼是產業元宇宙?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探索·產業元宇宙論壇上,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陶大程給產業元宇宙下了定義:

產業元宇宙,是使用數字技術,對現實世界中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進行精準重構和再創造的能力集合。

不止於實現生產力的升級,還會帶來數實融合爲主題的商業模式和產業結構的轉變,爲不同層次的實體企業共享數字經濟的增長紅利敞開機會窗口。

陶大程以江蘇企業格力博舉例,這是一家世界頭部割草機制造商,但每年有2.8億產能會過剩。

究其原因,雜草只會在夏天生長得旺盛,其他季節基本都長得不太好,所以割草機生產線在這些時候都沒有太多生產需求,導致產能過剩,也使得商家要揹負不小的成本。

在京東數字化社會供應鏈的賦能下,綜合上下游供應鏈的基礎能力及企業本身需求,擴展了格力博的生產能力,設計規劃出一條智能洗滌機生產線,有效消化了過剩產能。

在他看來,未來的產業元宇宙有以下發展機會:

去中心化的數字進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進入數字世界的主要入口是手機,到了元宇宙時代,入口可以是眼鏡、手錶、甚至是穿着的衣服,可以是方方面面。

聽起來有點像IOT物聯網設備,但其實不然。現在的物聯網設備是相對孤立的,所採集到了信息也相對孤立。而未來,這些信息能夠被有機整合。

陶大程又以京東的無人車爲例,無人車可以有不同的功能,送貨、數據採集、地圖建設等,而目前的無人車都是小批量生產,每個批次車載的傳感器型號和位置,都有很多區別,需要人爲對每一臺車進行調優。

萬物皆入口的時代,對於這種自動化設備,我們需要大量的自動算法去適配這些設備,需要一個超自動化技術。這樣我們就能有效降低人爲調優的成本,而且更加精準。

數字服務的泛在化

在陶大程看來,數字服務其實有三個階段:個性化、環境化、泛在化。

所謂個性化,他用手機購物來舉例。手機商城對於用戶來說是千人千面的,但是產品對於用戶來說是千人一面的。個性化是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對相關內容進行匹配,幫助用戶快速完成採買決策。

環境化,則是指未來推薦商品,不僅要根據人的特點進行推薦,還要根據其所在的環境和時間,來進行相關推薦。

而對於第三階段泛在化,陶大程打了個比方,就好比買冰箱,冰箱本身就能夠告訴我們冰箱裡缺了什麼,該去買什麼,通過識別傳感器來捕獲相關信息。

實際上目前來看整個技術,包括從第一階段、第二階導,到第三階段,都是不成熟的,體驗感還不夠好,但隨着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

數實融合的新業態

2021年,寶馬宣佈聯合英偉達,開啓工業元宇宙的探索。藉助英偉達的數字化賦能,寶馬的生產線效率提升了30%。

剛開始看這個案例的時候還不太明白,要把人的動作進行數字化,這好像是很多餘的過程,但實際上在汽車生產過程中,人和機器就是要進行協同。如果協同的不好,可能會對人造成傷害,那就意味企業的成本要增加。

陶大程說,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啓示,未來可以通過多點協同,來幫助實現全產業鏈的協同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實現生產範式的變革。這就是數實融合所催生出的新業態。

產業元宇宙的本質是什麼?

它的本質就是用數字平臺把流量開放出來,幫助實體經濟完成數實融合這種商業模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提升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產業元宇宙將以數字內容爲核心,改變整個供應鏈的次序和結構。

最後,陶大程總結了產業元宇宙的建設思路,一方面,要以仿真優化能力爲基礎,實現實體經濟生產力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構建產業元宇宙一體化,暢通數實融合大循環,來增強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