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7.9%,餐企通過在線預訂、外賣配送等拓展服務渠道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達2.6萬億元,同比增長7.9%,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的同比增速。對此,《經濟日報》在9月9日發表的題爲《豐富供給增添餐飲業發展活力》的文章中稱“餐飲業展現出較強的發展活力,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要領域。”

此外,不少省份也實現了較高的增長態勢。例如,今年上半年四川、雲南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11.5%。山東、河南、福建等省份也實現了強勁增長。

上述報道中提到,餐飲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通過在線預訂、移動支付、智能點餐、數據分析等提升運營效率,通過線上點餐、外賣配送等方式拓展服務渠道。餐飲企業還積極創新經營模式,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營銷活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等吸引顧客,進一步激活不同收入羣體的消費需求,推動細分領域如健康餐飲、快餐簡餐等增長。

此外,餐飲業連鎖化、品牌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斷不斷提升,連鎖化率從2018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1%;一批餐飲品牌如瑞幸咖啡、肯德基、喜茶等高速發展,加快拓店速度,大力下沉。同時,以蜜雪冰城、呷哺呷哺、甜啦啦等餐飲品牌爲代表,掀起“中餐出海潮”。

整體而言,餐飲行業呈現出連鎖化、品牌化、智能化等積極趨勢。

但上述報道也指出了當前我國餐飲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障礙。例如,市場結構過於分散、餐飲連鎖化率相對較低、餐飲企業數字化能力不足、企業發展模式創新仍然不夠。例如,一些餐飲企業爲了快速進入市場,選擇模仿行業內的成功模式,導致產品和服務逐漸趨同,還有部分餐飲企業無法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使門店面臨較大經營壓力,成本壓力不斷加劇。

房租、人力和食材三項支出,是餐飲商家的成本大頭。根據《2023年中國餐飲年度報告》,房租、人力和食材三項支出,佔比商家總成本的70-75%。儘管牛羊肉食材成本降低,但房租、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餐飲企業若無法通過產品和服務吸引足夠的客流量,門店經營則面臨更多壓力。

當下餐飲行業進入調整期,需要穩妥施策、逐步改善。經濟日報報道中指出,一方面要給企業提供良好營商環境,支持連鎖化經營,支持向“數字+餐飲”方向轉型發展;一方面,要加強行業人才技能培訓,鼓勵餐飲消費熱點與商貿、文旅進一步融合,加強法律與安全監管;此外,也要實施地域餐飲培育工程,重點保護老字號品牌和餐飲非遺項目,優化供給;創新和拓展餐飲消費場景,加強企業與直播、電商、社交點評等類型的平臺合作。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