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Fed政策大轉向 加碼降息保成長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 圖/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3日雖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但貨幣政策基調已出現一百八十度大回轉,「鴿派」顯然大獲全勝;無論是會後聲明,利率預測,以及鮑爾在記者會上的發言,都明確顯示Fed的政策目標已經從「壓通膨」轉爲「保成長」。

會後聲明的文字雖只有兩處稍作改動,但份量卻非同小可。第一,對於經濟活動,加上「減緩(slowed)」一詞;第二,通膨雖仍居高,但多加了壓力已經「減輕(eased)」一詞。

最新公佈的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多數決策官員預測2024年至少將降息3碼,再加上12月並未升息,因此明年底時的預估利率水位,比9月時的預測數共低出0.5個百分點(2碼),已經與市場的樂觀預期大致相符;多數官員並預測2025年利率至少將再降4碼。

鮑爾在記者會上更直白表示,現在利率「可能位於或接近緊縮週期的頂峰」;而他不久前還重申現在說利率已經觸頂「並不成熟」。他預期經濟正在降溫,且擊敗通膨已有「實質進展」。更重要的是,他強調「我們瞭解(利率)高懸太久的風險,而且我們聚焦於不要犯下這項錯誤」。他也明白表示,Fed不會等到通膨已經回到2%,纔開始降息,以免緊縮過當。

Fed在不久之前,政策基調仍是主張利率將在「較高水位維持更久(higher for longer)」,現在顯然已轉變成準備提前降息(lower and earlier)。究其原因,顯然是因爲決策官員之前誤判通膨升高只是「過渡性」,以致貨幣政策落後於通膨大勢,使信譽嚴重受損;現在面對經濟減緩風險,如果Fed仍堅持緊縮,一旦明年被迫大幅降息,則信譽將再度受損。因此Fed這回決定超前部署,避免經濟大走下坡,從而實現「軟着陸」目標,以重建信譽。

其次,Fed現在考慮降息,顯然是對通膨將持續趨向2%目標更有信心。過去六個月平均通膨率換算成年增率,升幅更縮小到2.5%,因而使Fed對通膨趨降更有把握。現在多數官員已將2024及2025年底的核心通膨率預測值下修到2.4%及2.2%。

通膨趨降,若再能搭配就業持續降溫,工資升幅減緩,則降息更爲有理。從10月及11月的就業數據來看,勞動市場已快速冷卻。展望明年,美國經濟將面臨多股逆風,包括家庭與企業在疫情期間累積的超額儲蓄即將用盡,之前累積升息的時間滯後效應將陸續發揮,且過去幾年來政府赤字過巨,可能將從明年開始緊縮支出,這些逆風都傾向於使經濟成長走下坡;明年通膨將不再是經濟的頭號敵人,很可能被失業增加、經濟滑坡所取代,因此Fed認爲有必要採取預先降息行動。

Fed此番政策轉向,至少面對兩大風險。第一,就是雖然通膨下降,但若經濟依然堅韌,則仍無法排除通膨依然黏着在3%附近,甚至更高。現在決策官員的思維是即便如此,Fed仍必須降息,因爲通膨下降,利率若持續居高,將使實質利率大幅上升,導致政策過度緊縮,使經濟下滑的風險更大。因此Fed必須降低名目利率,使實質利率維持相對平穩。

第二,則是Fed已經明示利率觸頂,降息在望,將使市場預期的降息幅度比Fed預測的幅度更大,美債、美股急漲,殖利率下降,美元貶值,使金融情勢大幅放鬆,借貸成本下降,經濟再度轉熱,使打擊通膨的「最後一哩路」更加顛簸,降息也可能變爲「停停─走走」。換言之,Fed降息成定向,時機速度看情況;一切都要憑數據,微調纔是硬道理。

Fed政策轉向,對臺灣的影響最先當然是反映在匯率上,14日臺幣立即對美元大幅升值0.8%以上,而且後市還有得升;只要臺幣不升過頭,對臺灣經濟自然是好事,不僅有助於抑制通膨,也能減輕央行的升息壓力。等到明年Fed付諸行動,國內同樣會有小幅降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