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一行爲正悄悄摧毀孩子的學習動力,父母需立刻停止

前段時間,一位好友在聚會中向我傾訴她的煩惱。

她的女兒今年剛升入一所省屬重點初中,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挑戰,以及三年後的中考壓力,好友想繼續沿用小學期間的管教方法。

於是,每當女兒學習時,她總會在一旁觀察,不時指出女兒的閱讀速度不夠快,作業寫的不夠工整。甚至在女兒做練習題時,她也會忍不住提醒女兒應該用另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去解答。

然而,好友的努力似乎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她發現女兒最近變得越發沉默和消沉,對學習也失去了往日的熱情。更令她擔憂的是,女兒與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

聽完好友的訴說,我深有感觸地嘆了口氣,給她提了一個問題:

“試想,如果你在工作中竭盡全力去完成一個項目,但你的同事卻一直在旁邊指手畫腳的,對你的每一個決策都提出質疑,你會有何感想?”

好友默然。

的確,過度的糾正和干預只是家長的自我安慰,至於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孩子需要的,當然不是無休止的指責和糾正,而是父母的信任、支持和鼓勵。

只有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孩子才能勇敢地探索、試錯,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01 過度糾正孩子,會讓他們陷入自我懷疑

近日,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關於“過度干預型家庭教育”的討論熱潮。這種教育的特點在於,父母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小錯誤都過於敏感,動輒上升到人生哲學的高度進行批評教育。

這些所謂的“錯誤”有多微不足道呢?

可能是孩子擺放書本時稍微歪了一點,寫作業時橡皮擦得不夠乾淨,或者是與朋友玩耍時聲音稍微大了一些……

然而,這些在父母眼中都成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他們迫不及待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試圖通過嚴厲的言語讓孩子立馬“改正”。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共鳴:

這些經歷讓我們不禁想起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一句話:

古語云,過猶不及。

當父母過於強調孩子的錯誤,甚至將其上升到人格、未來等層面去進行批判時,孩子很容易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認爲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不值得被愛的人”。

曾有一位心理諮詢師分享過一個令人痛心的案例:

一個小男孩,在父母的高壓教育下長大。從小到大,他無論做什麼都會遭到父母的指責和糾正。漸漸地,他變得極度自卑,認爲自己一無是處。最終,在一次與父母的激烈爭吵後,他選擇了離家出走。

當父母在焦急地尋找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有多麼愚蠢。但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父母那無休止的指責和糾正。

過度的指責和糾正,往往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意義。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難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認知,更談不上擁有自信和勇氣去面對未來挑戰。

因此,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學會適時地放手,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們在錯誤中成長,在挫折中堅強。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人。

02 頻繁指責孩子,會摧毀孩子的自我認知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撫養》一書中分享過一個令人深思的案例:

她曾接觸過一位年輕的媽媽,這位媽媽對自己的女兒要求極高。

小女孩才五歲,但媽媽卻已經爲她規劃好了未來的學習路徑,從鋼琴到舞蹈,從數學到英語……

然而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小女孩爲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或許是因爲緊張,她的動作頻頻出錯,節奏也跟不上。

母親在旁邊看着,臉色越來越沉。每當女兒跳錯一個動作,她就大聲地指出來:“錯了!這裡應該是這樣……”

舞蹈還沒跳完,小女孩就哇地一聲哭了出來,跑回了房間。

李玫瑾教授指出,這位母親的做法,實際上是在摧毀孩子的自我認知。

一個總是被指責的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認爲自己一無是處。

親子教育專家張雪峰也分享過類似的經歷。

他的一位朋友,對自己十歲的兒子總是看不順眼。無論孩子做什麼,他都能找出一堆毛病來。

有一次,孩子興沖沖地拿着自己畫的一幅畫給父親看。父親卻冷冷地說:“這是什麼?顏色塗得這麼亂,線條也畫得不直,你看看你畫的是什麼東西?”

孩子原本興奮的小臉,瞬間變得黯淡無光。

張雪峰感嘆道,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敢嘗試新事物。

教育專家孫雲曉在《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一書中寫道:“孩子是在嘗試中成長的,只有讓他們自由地嘗試,才能培養出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父母若總是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不斷地指責他們的不足,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膽怯,越來越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鼓勵孩子勇敢嘗試,讓他們在試錯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價值。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爲自信、獨立、有創造力的個體。

03 家長最深沉的教育智慧,是抑制改造孩子的衝動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位剛剛成爲母親的女士,第一位母親,孩子剛開始學走路,她總是情不自禁地插手,各種攙扶和糾正。

結果孩子總是躊躇不前,再後來孩子變得“膽小”,他說,媽媽,我怕摔。

而另一位母親呢,孩子不管走得如何跌跌撞撞的,她總是對孩子的努力大加讚賞,偶爾輕輕扶一把。

結果孩子在嘗試中越走越穩,步伐也越來越自信。

其實,養育之道,亦是如此。

不插手、不強制,賦予孩子自主成長的空間,方能點燃孩子的自主性與創新力。

曾以驚豔表現贏得“少年科學家”稱號的李昊,這樣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

自記事起,幾乎所有的選擇,父母都會讓他自己做決定。

無論是課餘時間的安排,還是興趣愛好的選擇,父母都會盡可能地讓他去思索、去抉擇;給他舞臺去嘗試、去創新。

正是因爲李昊的父母如此“開明”,才培養了他獨立思考的習慣,敢於挑戰的精神,使他愈發有見地。

在中學的幾年裡,當同齡人還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李昊已經明確了未來的方向,併爲之努力。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長達數十年的追蹤研究顯示:

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中,最關鍵的並非是灌輸了多少知識,提供了多少指導。而在於是否幫助他們塑造了諸如毅力、自我調控、求知慾、責任感、勇氣與自信心等寶貴品質。

而這些品質的塑造,恰恰需要的是自由、是嘗試、是實踐、是擔當。

家長最深沉的教育智慧,便是抑制改造孩子的衝動。

汲取了過往的教訓,陳美齡在後來撫養兒子時,就開始抑制自己改造孩子的衝動:

兒子小時候經常弄亂房間、忘了帶作業、在牆上塗鴉,甚至搞些小惡作劇,她都心平氣和。

即便有時造成了一些小麻煩,她也從不對孩子發火。

兒子上學後,開始對各種“新奇”事物感興趣,她也從不阻攔。

等到兒子小學畢業時,已經對天文、地理、歷史、科學等各方面知識都有所涉獵。

每當孩子學習或探索時,她就在一旁安靜地做自己的事,從不輕易打擾。

在陳美齡的悉心培養下,她的三個兒子都考入了斯坦福大學,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學霸。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要將孩子塑造成我們心中的完美形象,而是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潛力,成爲最好的自己。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責,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探索與成長,方能撐起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助他們勇往直前,自由翱翔。

結語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有一句話觸動了我:

育兒之路,固然是佈滿了各種未知與挑戰的漫長旅程。

倘若我們爲孩子掃清了所有障礙,那他們又如何能學會獨立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呢?

作爲父母,最深邃的教育智慧或許就在於:能夠從容淡定,不急於求成地去改造孩子,而是給予他們自由探索的空間,允許他們在錯誤中成長。

讓我們一同倡導這種緩慢而又堅定的教育方式,以溫柔的力量,守護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