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資金正聚焦港股!2萬點關口帶來哪些變化?
財聯社9月28日訊(記者 沈述紅)過去一週時間裡,恆生科技指數暴漲20.23%,恆生綜合、恆生指數等漲幅均在13%以上。受此影響,香港市場ETF產品成交額也迎來“飛昇”。
僅9月27日當天,香港所有ETF成交額便達到了767億港幣,其中,南方恆生科技成交額達105億港幣,爲2020年上市四年來的歷史新高。另據港股通對香港市場ETF持倉數據,本週以來,港股通系統持有恆生科技ETF、盈富基金、恆生中國企業、安碩恆生科技等產品的市值和份額也在持續增長。
從內外資近期的公開發聲來看,不少機構看好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在他們看來,全球流動性更好的港股可能得到更好分母端流動性支撐,但核心還是在於分子以及盈利增長的預期。
港股市場ETF成交額“起飛”
政策刺激疊加降息效應,港股迎來持續反彈。9月27日,恆生指數漲3.55%,一舉站上20000點關口,成交額達到4457億港元,超過3年前的3607億港元,創下歷史單日成交額新高。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自9月19日以來,恆生指數日均成交額超過2000億港元,較上半年的日均成交水平已然翻倍。
同日,香港所有ETF成交額達到了767億港幣。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門總監王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這幾天對政策反饋都非常強勁,他也看到有更多的境外投資者開始關注這一輪的政策轉變。
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南方東英旗下ETF產品成交額達216億港幣,在香港市場的佔比高達28%,其中南方恆生科技成交額達105億港幣,爲2020年上市四年來歷史新高。
另據互聯互通ETF買賣數據,南向資金本週前四天的累計買賣總額達到了107.93億元,其中9月23日和9月24日的買賣總額均超46億元,總體保持着上升趨勢。
從港股通ETF持倉情形看,截至9月26日,港股通系統持有恆生科技ETF(3032.HK)的份額爲5987.36萬份,持有市值爲2.11億元,較9月23日(本週一)增加3282.48萬份,市值也增加了1.21億元。
同期,港股通持有盈富基金份額爲1.01億份,持有市值達到18.08億元,較9月23日增加2039萬份,市值也增加了4.29億元。此外,本週以來,港股通持有恆生中國企業、安碩恆生科技、GX恆生高股息率、華夏恆生生科等產品份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不少境內港股ETF本週“吸金”效應也較爲顯著,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本週累計成交額達127.53億元,其中前四天的規模增長了6.13億元;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本週累計成交額達72.31億元,前四天規模更是增長了18.13億元。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華夏滬港通恆生ETF等產品前四天規模增量均超過了3.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證監會(SFC)於9月25日發佈的最新《證券業財務回顧》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證券業淨盈利總額錄得進一步增長,而平均每日市場成交額以及活躍現金及保證金客戶數目均見上升。
該報告顯示,香港聯交所於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爲1104億元,環比增加17%。所有聯交所參與者合計淨盈利總額爲102億元,環比增加68%。
內外資機構紛紛看好港股市場
從內外資機構近期的公開發聲來看,不少機構看好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摩根士丹利表示,隨着美聯儲最近的降息,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可能對上行有更大的彈性。
鑑於更強的盈利修正趨勢、更有吸引力的絕對估值和A/H溢價、更具支持性的南向資金流動,以及在降息週期中對美聯儲動作的敏感度更高,高盛研究部更看好港股。
“隨着美聯儲進入降息週期,以及中國及時推出系列重磅貨幣政策支持舉措,預計港股將同時受益於海內外流動性改善,以及全球資本再平衡,迎來階段性上漲。”交銀國際稱,後續更多提振內需的財政措施舉措出爐,將利於促進內需改善,分子端亦有望迎來積極改善,港股有望迎來反彈。
恆生前海基金經理邢程指出,港股對外部流動性更爲敏感,美國貨幣政策轉向或將階段性對港股市場估值的分母端形成一定支撐。同時,港股是海外資金配置中國資產的“第一站”,政策預期轉變提升了外資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意願。另外,長期的低估值助推反彈高度。“目前無論是流動性,還是基本面,都有明顯的邊際改善,對港股的估值修復提供明顯有力的支撐。”
邢程認爲,中國經濟溫和復甦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大趨勢均較爲確定,且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和潛在經濟政策出臺有望爲港股市場提供持續支撐。較低估值水平不僅將爲市場抵禦外部波動提供緩衝,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爲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他建議,未來關注平衡型策略,即一方面關注成長賽道中對利率下行敏感型行業的機會,如互聯網、新能源車、科技硬件和生物醫藥等久期較長的板塊,另一方面關注擁有更爲確定性股東回報的高股息標的。
在光大保德信基金看來,從中國的角度看,美國降息週期將減輕貨幣掣肘並明顯提高貨幣政策自主空間,這將是中國宏觀政策非常重要的一步。風險資產方面,全球流動性更好的港股可能得到更好分母端流動性支撐,但核心還是在於分子以及盈利增長的預期。
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沈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