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腸癌!上完大號「觀其形」 這狀態逾7天快就醫

消化道健康問題,可以從排便習慣與糞便狀態找出徵兆,有些症狀與癌症有關。(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常飲食對於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有些問題也許能從排泄物發現徵象。醫師提醒,如果經常排出太過細窄的糞便,或者便血多日,務必提高警覺,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先兆。

英國《每日郵報》2日報導,正常健康的糞便外型比較像香腸,有可能不那麼粗,或者表面有裂縫。偶爾解出細窄的糞便不必太過擔心;倘若持續出現細如鉛筆或扁如緞帶的糞便,有可能不只是便秘,要懷疑有慢性消化問題,例如腸躁症、憩室炎甚至癌症。

如果解便後有明顯出血,最好立即就醫求診,病因從便秘、痔瘡、克隆氏症到癌症都有可能。便秘的機率最大,每週排便少於3次或者排便困難,就符合便秘定義,這通常是生活層面因素引起,例如纖維質攝取量不足、飲水不足、缺乏規律運動,導致排便不易。

美國密蘇里州醫療保健研究組織「對抗結腸直腸癌」(Fight Colorectal Cancer)提醒,糞便太過細窄也可能是腸躁症引起,這是一種導致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的慢性病。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憩室炎,這是指腸道壁出現小囊並且發炎,導致腸道變窄,症狀包括左下腹疼痛、排便習慣改變、進食後症狀惡化但排便後症狀改善、腹部受壓時疼痛加劇。水便則可能是腫瘤等排便障礙的徵兆。

「對抗結腸直腸癌」提醒,倘若出現細窄或稀軟糞便超過1個星期,務必就醫檢查。此外,衛生紙、糞便、馬桶出現血跡也要特別注意,直腸出血量不論多寡都不是正常狀況,必須就醫以查明原因。便血是大腸癌常見症狀,尤其50歲以下成年人要特別注意。

倘若是鮮紅色的血,代表出血點在乙狀結腸或直腸,有可能生了痔瘡。顏色偏深的血便代表出血點在大腸比較前段的部位,有可能是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或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糞便若覆蓋白色或黃色黏液,可能也是克隆氏症的症狀,或者是感染了沙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