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讓人形機器人更聰慧
屈膝、下蹲、從托盤上穩穩夾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舉至胸前,倒退、轉身、小步走向左後側的無人物流車拖車旁,精準對位,低頭、屈膝、彎腰,將物料箱放在拖車上,然後轉身回到托盤前,繼續搬運……
走進比亞迪長沙星沙園區物流倉庫,兩臺身高172釐米的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1正在交替進行模擬搬運作業。“從最初一臺人形機器人跑通所有搬運場景,到實現與無人物流車協同作業,再到兩臺機器人協作搬運,自2024年10月下旬進廠實訓以來,搬運效率提升了一倍。”優必選科技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焦繼超說。
這並不是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第一次走進汽車工廠。此前,在極氪5G智慧工廠第40萬臺汽車下線現場,作爲實訓“質檢員”的Walker S1成功完成了車標及車燈毫米級精準質檢等工作。歲末年初,Walker S1還在另外3家制造業企業進行實訓。
“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僅有3款人形機器人蔘展,2023年增至10款,2024年已達27款。截至去年11月18日,人形機器人領域共發生了49起融資,最大單筆近10億元,總融資超80億元。我國人形機器人整機公司從2024年初的31家增至80家,全球超過200家。”談起人形機器人的行業熱度,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如數家珍。
與人形機器人同樣火熱的還有具身智能。近期,不少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技術專家投身具身智能領域,具身智能投資和創業熱度再攀新高。那麼,什麼是具身智能?它與人工智能有什麼關係?具身智能的終極形態就是人形機器人嗎?
“具身智能的英文是Embodied Intelligence,通俗地說,是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像人一樣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焦繼超說,這一最早在1950年提出的概念,着重強調的是智能體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產生智能行爲。在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中,具身智能是能夠使人工智能脫離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發生交互的唯一方式,將對現實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態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表示,具身智能指有身體並支持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的智能體,如機器人、無人車等,通過多模態大模型處理多種傳感數據輸入,由大模型生成運動指令對智能體進行驅動,替代傳統基於規則或者數學公式的運動驅動方式,實現虛擬和現實的深度融合。
江磊告訴記者,人形機器人發展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本田阿西莫路徑,強調機器人只是一個硬件平臺,更加側重機器人的機械工程和運動能力,不過該路徑已於2018年停止研發;另一種是特斯拉路徑,主張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與具身智能相結合,強調智算中心、數據中心和雲服務平臺等AI(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支持,“新一代人形機器人應該是機器人+具身智能+AI基礎設施的聯合體。”
按照特斯拉的計劃,今年,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將實現小批量生產,2026年將實現大規模量產。而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也將2025年視作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2024年12月26日,樂聚機器人首條產線正式啓動,預計可年產200臺人形機器人。優必選也計劃加大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的交付量。“哪家企業能先量產,先進入各個工業場景,就可能在競爭中勝出。”樂聚機器人董事長冷曉琨說,目前樂聚人形機器人“夸父”已經開始探索在工業場景的應用,最終目標是走向家庭服務。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繫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繫,我們將採取適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