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羣移植治療孤獨症?華西醫院開展西南地區首例孤獨症兒童菌羣移植術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劉苓教授團隊聯合心理衛生中心徐佳軍副教授團隊,爲一例孤獨症兒童開展內鏡下菌羣移植術,患兒在腸道症狀、語言表達、社交互動以及情緒調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經查閱相關文獻,這也是西南地區成功開展的首例用於孤獨症兒童治療的菌羣移植。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爲孤獨症治療指明瞭新的方向,也爲孤獨症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
術後醫生查房
8歲男孩四年前被診斷爲孤獨症
家人多處求醫尋找治療方法
該孤獨症兒童陽陽(化名)今年8歲,四年前被診斷爲孤獨症。據學校老師反映,陽陽上學時不遵守紀律,不主動和他人交流,不參與集體活動,交流溝通能力和察言觀色能力欠佳。陽陽媽媽也發現他總喜歡一個人坐在地板上轉玩具車輪子,喜歡穿同一件運動服,總是重複說同樣的話。四年前(2019年7月),陽陽媽媽帶其到華西心理衛生中心就診,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精神檢查和量表評估後,陽陽被確診爲孤獨症。
據悉,孤獨症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複侷限的興趣行爲爲主要特徵,患者往往都有功能損害,其異常行爲對社交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在孤獨症的治療干預方面,目前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生物醫學手段,只能依靠行爲干預進行改善,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功能保留較好的孩子,可通過干預使功能恢復至‘不符合孤獨症診斷標準’的程度;一些症狀較爲典型的孤獨症孩子,實現完全康復幾乎不可能,只能通過行爲干預改善症狀。”徐佳軍介紹。
雖然多處求醫、多方嘗試,但陽陽的症狀幾乎無改善,甚至較以前加重。陽陽上小學後出現厭學、違抗、投訴老師等,學校建議患兒休學治療。當了解到華西醫院消化內科劉苓教授和心理衛生中心徐佳軍副教授團隊正在開展內鏡下糞菌移植技術治療兒童孤獨症時,陽陽媽媽打算帶着孩子再次嘗試。2023年7月,陽陽再次來到華西心理衛生中心就診,再次評估發現陽陽“缺乏社交-情緒的相互性應答”這一症狀尤爲突出。據陽陽媽媽反映,陽陽從小偏食,進食後經常出現腹瀉,有時還聽到陽陽說肚子痛。就陽陽的情形而言,消化內科和心理衛生中心團隊認爲,其採用糞菌移植技術治療能夠同時在改善孤獨症狀和消化道症狀上獲益。
全面評估
爲孤獨症患者菌羣移植
菌羣移植是改善腸道菌羣失調最核心的方法,最初這項技術僅用於消化系統疾病,近年研究表明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之間通過神經遞質、細胞因子以及菌羣代謝產物進行有效的雙向交流。因此,菌羣移植技術逐漸擴展應用到孤獨症、情緒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抽動症等精神疾病領域。既往研究表明對伴有胃腸道症狀的孤獨症患者進行腸道菌羣移植後,隨訪發現大多數患者胃腸道症狀和孤獨症症狀持續穩定改善。目前,全國已有多箇中心開展糞菌移植治療孤獨症的臨牀研究,但尚處於探索階段。
正式治療開始前,團隊分別對陽陽的孤獨症相關症狀和消化系統症狀進行了全面評估,陽陽的孤獨症診斷訪談和孤獨症診斷觀察量表在社交、溝通和刻板行爲的評分均達到診斷孤獨症的劃界分;陽陽平均每日大便次數爲3-4次,糞便性狀波動於Bristol大便分類的5~7型(腹瀉),且常有腹痛、腹脹反覆發作。團隊對大便標本進行了腸道菌羣檢測,結果顯示患兒腸道菌羣處於重度失衡狀態,且孤獨症負相關菌偏低、孤獨症正相關菌過高。團隊經過反覆商討,爲陽陽制定了詳盡的治療計劃,確保治療方案的個性化和最大程度的適應性。
三次糞菌移植後情況得到改善
菌羣移植術中
8月4日,團隊在消化內鏡中心爲洋洋進行了無痛結腸鏡檢查和結腸置管術,並於8月5日、8月7日、8月9日對洋洋進行了三次糞菌移植,即通過結腸置管將復溫的糞菌懸液緩慢輸注至結腸內。“對於配合度不高的患者,我們也可以採用口服膠囊的形式,但是因爲要經過消化程序,效果可能沒有直接移植來得好。”徐佳軍說。
8月10日,洋洋順利出院。出院後,根據媽媽每日填寫的大便日記卡顯示,洋洋的大便習慣減少到每日一到兩次,糞便分型處於正常類型,也很少再喊肚子疼。另外,洋洋在語言表達、社交互動、和情緒調控等方面也有所改善。
10月15日,在完成菌羣移植2個月後的隨訪複查中,洋洋媽媽表示,他不僅多了幾個新夥伴,而且願意和夥伴們去看動畫電影,看見悲傷的電影情節時也會落淚。
“根據國外文獻報道,孤獨症的自我緩解比例大約在5%到10%,但經過糞菌移植緩解後,這一比例可以提高到30%左右。”徐佳軍解釋說,糞菌移植技術目前已不僅限於應用到腸道相關疾病的診治中,還可應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症、腫瘤相關疾病如腫瘤免疫治療的增敏、過敏性或免疫系統疾病中,難治性抑鬱、軀體不適,也在菌羣移植干預的範疇,因此,這也是一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診療新技術。
目前,洋洋已經接受了第一期的三次治療,根據恢復情況和家屬意願,後續可能還將繼續接受兩期治療,“我們會長期隨訪孩子的情況,確保移植的微生物羣能夠成功定植,以及後續的緩解情況。”徐佳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