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休憩指標 以自然爲本的設計新思維

格式設計以黑白二色搭配螢光綠爲陽明實驗山屋打造場域品牌識別,恰與陽明山的自然環境相呼應。(攝影/林冠良)

與三五好友至山林水邊、名勝樂園共度歡欣時光,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當我們走入這些休憩場所,一路上看見的資訊標牌與方向指標,無異是告訴我們身在何處、該往哪去的最佳幫手。然而指標不只是資訊的表露,如何以最妥適的方式呈現更是一門專業。熱愛山林的「格式設計」策展總監王耀邦由個人興趣及自身設計經驗出發,參考國外範例,對臺北戶外休憩場域的識別系統設計提出新思考。

陽明實驗山屋的識別指標色彩鮮明但符合山林色系,和諧又能提供指引。(攝影/林冠良)

不造成視覺干擾卻又能提供指引,是山徑步道指標設計的重要考量。(攝影/林冠良)

識別系統設計以目的爲本

循着山徑而上,來到陽明山海拔近1000 公尺處,撥開層層山嵐迷霧,一塊橫在老建物上、螢光綠色的細長柱形招牌躍入眼前,恰好達到了吸引眼球和辨識目的地的雙重效果。由格式設計操刀改建、前身爲1970 年代警察駐在所的「陽明實驗山屋YANGMING MOUNTAIN LAB 」,其招牌佔整體建物的比例雖小,但鮮明的螢光綠色卻放大了它的存在感,既不會太張揚,又能和諧地融入一片青山綠景之中。

低調地融入而不被湮沒,是王耀邦對山林場域指標所提出的解答,他解釋道,因爲設置指標系統的最終目的,即在不干擾自然生態的前提下,還能引領民衆前往目的地,因此不求刻意彰顯,也不改變自然紋理,僅須作爲引導、確保安全之用,「可以說指標是爲了還給大家一個疏朗的環境,像是陽明山有部分山徑刻意將指標縮成不超過膝蓋的高度,如此一來,不僅能達到指引功用,又不致干擾視線所及的自然景緻。」

「目的即是答案,在規畫任何指標系統前,都得先釐清設置的目的,接着才能訂出設計思考方向。」王耀邦舉香港爲例,那幾乎將街道佔據半滿的偌大招牌,目的在於希望被人看見,因此張狂的珠串燈飾、徹夜閃耀的霓虹燈,都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做的設計;相反地,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愛丁堡舊城,維護舊城質樸的城市印象乃首要任務,所以店家的招牌皆立於門口正面,無法從遠處一眼掃視。這種設計對於外來者或許相對不友善,但對於生活在當地、擁有共同記憶的居民來說並不構成困擾。

透過網站、隨身地圖等載體做指引,達成休憩場域指標的減化,是未來戶外休憩場域指標系統設計值得思考的方向。(攝影/林冠良)

由此可看出,指標系統設計必須釐清何爲本、何爲末,大小和如何陳設等,皆須從目的去反推。從這個角度來說,設置在山林間的指標系統理應以自然爲本,但王耀邦指出,早期臺灣的山林遊憩場域識別系統,往往在景點周遭設立解說牌,或是地理方位的指引,相關路標、禁制標示更是又大又顯眼,深怕沒人看見,反而造成景觀雜亂的效果。

戶外指標系統的細膩呈現

至於何謂好的戶外休憩場域指標系統,王耀邦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爲:「就顏色來說,『好』的定義是當眼睛疲累時,依然能引導使用者辨別方向。」例如藍白色的搭配,看久了容易使人視覺渙散,而黃黑配則能帶給觀者視覺上的穩定感;字型上,筆畫偏細的新細明體較不適合用於識別指標,粗體字型會更易於辨識。他補充,若是一般解說性質的立牌,選用低彩度或高彩度的牌面色彩並沒有一定答案,比如挪威國家公園的立牌使用灰黑色調,與當地冰雪巖混合地形顏色一致,一切仍要依所在場域及設置目的而定。

除了外觀設計,戶外休憩場域的指標系統應選用能耐日曬雨淋的材料及工法,臺灣多地震、颱風,施打地錨能避免標牌傾斜、更耐久,都是設置戶外標牌的重要考量。若有照明需求,則要考慮是否需另外設置光源,或可透過其他現場光源的間接投射,達成照明的效果。

此外,設計者也要考慮標牌在白天和夜間的呈現效果,選擇的塗料在夜間是否會造成眩光,導致使用者看不清楚。「針對不同情境,有太多不同的考量,便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組合。」他指出,設計者在發想時就應考量現場使用情境的各種可能,日本甚至開發出各種模擬環境狀況的工具,透過模擬現地環境預測效果,打造最適切的識別指標系統。

減少人爲干擾的指標規畫

不過,王耀邦認爲指標、解說牌不是多就好,應當更活用網路,串聯線上與線下,將大部分解說牌的資訊透過行前的網站、podcast 節目,或是隨身攜帶的地圖摺頁傳達給民衆,讓山林中的人爲侵入降到最低,但民衆依然能獲得相關資訊。例如在陽明實驗山屋就將導聆與導覽手冊結合,山友可以邊走山徑邊聽導覽,用聽覺理解陽明山的各種野生動物棲身何處、哪些植物值得記錄與認識等等。

他再以冰島國家公園指標系統爲例,冰島是以一根根在頂端漆上螢光黃的木棒指示山徑方向,突出的顏色能兼顧安全與指引——指標的兩大主要作用,至於詳盡的景點資訊,則可透過行前準備或瀏覽網路資訊取得,避免於現場設置過多人造指標,造成自然環境和視覺上的干擾。

王耀邦指出,關於休憩場域識別系統的設計,從色彩到字型、從空間規畫到施工,有許多美學或美學之外的層面需考量,但他也提醒識別設計最終仍不脫離一個最初也最重要的框架——最終目的將往何處,以自然爲本,讓識別指標與環境共融,當是指標設計者應有的新思維。

王耀邦以挪威國家公園的指標爲例,運用低彩度的立牌,強調與自然融合的設計理念。(攝影/林冠良)

本文作者:林鬱姍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1月號646期》)

《臺北畫刊11月號6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