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大躍進

人們對於AI,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到全面接受,尤其在二○二四年的物理及化學兩項諾貝爾獎都與AI相關後,更掀起全球AI熱浪的高潮。AI即國力,各國政府不遺餘力地投入資金,推動AI軟硬體建設及人才培育。這不僅僅是科技及經濟的改革,更直接影響到社會與文化。如何將AI落實於百工百業,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然而許多急切推動AI的措施讓我聯想到毛澤東發動的「超英趕美」運動,即大躍進。一九五七年底至一九六○年代初推動的大躍進,目標與今天AI時代的追求有着相似之處,都是試圖通過大規模動員,實現快速進步。

大躍進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進行的一場經濟和社會運動。毛澤東發動了這場運動,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要將國家從農業經濟轉變爲工業化社會,通過組建人民公社來實現這一目標。大躍進期間,死亡人數介於一五○○萬到五五○○萬之間,使得這場大饑荒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饑荒之一。

大躍進的起源包括知識分子的清洗、激進政策的推動,以及對蘇聯發展戰略的反應。今日的「AI大躍進」也涉及知識結構的重組與技術人才的培訓,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教育與研究,儘管基礎設施尚未完全到位,依然加速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

毛澤東試圖通過增加農村糧食產量與工業活動來推動經濟發展,卻忽視了技術專家和基本經濟原則,誤以爲農村工業化完全可由農民達成。地方官員懼怕反右運動,爭相達成甚至超額完成毛澤東的配額,徵收了根本不存在的「剩餘糧食」,最終導致農民餓死。而國家領導則將糧食減產歸咎於壞天氣,幾乎無所作爲。以古鑑今,今日我們應有認知,精進AI不可能由全民達成,也不應浪費電力讓外行人消耗大量AI算力。

大躍進造成中國農村生活的重大變化,強制性農業集體化逐步推行,私人農業被禁止,且被標籤爲反革命分子,並通過公開的批鬥會與強制徵用勞動力來實施。儘管農村工業化被列爲優先事項,但由於大躍進的錯誤,這一進程最終被迫中止。經濟學家德懷特.帕金斯(Dwight Perkins)指出:「大量的投資只產生了微小的生產增長,甚至根本沒有增長…大躍進是一場非常昂貴的災難。」今日國家在推動AI集體化,亦須慎重思考正確做法。

在AI時代,各國政府官員積極推動政策落實,提升民衆的AI素養並達成人才培育的關鍵目標,這絕對勢在必行。然而從毛澤東的大躍進中吸取教訓,AI大躍進仍然須以AI專家爲骨幹來推動落實。希望我們能深思熟慮,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智慧地實現AI大躍進,避免重蹈「投入巨大卻收效甚微」的覆轍。(作者爲前科技部代理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