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非想非非想」的原初與未來
第一次面對面見到當年的「荷珠」,驚喜之餘,也緬懷起那個臺灣藝文界開始百花爭鳴的青春歲月。從荷珠到優劇場、再到「優人神鼓」,劉若瑀走了四十多年,但初心仍在。
若瑀的身影出現在陳懷恩拍攝的紀錄片「非想非非想」裡,面對燒成廢墟的排練場,她說:「我想做回三十年前做的事。」她不像我印象中的藝術大老,對世俗人情不屑一顧,只在乎觀衆膜拜。午後晤談,感覺她一如當年回國創「優劇場」時,還燃燒着熱情,只是言談間擔負了傳承的責任。她不只是創作者,也是創業者。
基於優人神鼓的理念與盛名,我曾在兒子小時候,送調皮的他去優人夏令營,想着打鼓可以發泄他過剩的精力。我也一直以爲靠着夏令營、短期課程及企業贊助,優人可以有健全的財務,爲臺灣藝術團體之表率!
但若瑀告訴我,卅六年來優人仍活着,演出收入佔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十五來自政府,企業贊助不到百分之五。近年除了因火災修復山上基地而尋求企業捐款外,平常並沒有長期而持續的企業資助。
雖然演出能維持優人的營運,但舞者與劇團頻繁流轉於商演間,就會減少創作和培訓的時間,尤其優人的工作環境在大自然中,必須長期鍛鑄與培養,穩定身心。商演雖可以賺取收入,但過於忙碌是另一層隱憂。
若瑀認同不能完全依賴政府補助,因爲各式藝術團體增加,政府政策目標可能改變。其次政府補助乃標案形式,以訓練和創作爲主的優人,也無法轉化成標案團隊方式運轉。
若瑀身爲創業家,認知到財務健全之於劇團存續的重要性。我們倆絞盡腦汁想着解方,或許藝術資產證券化是可以嘗試的路徑。優人多年來已建立的品牌聲譽,表演作品衍生的票房和影響力,非常適合做藝術資產之鑑價,讓社會大衆與企業瞭解優人神鼓的經濟價值,進而願意長期成爲劇團的活水源頭,並從中獲取相對應的回饋,成就藝術與企業的雙贏。
臺灣企業贊助表演藝術多爲一次性的特定活動,即便對有潛力可永續發展的團隊,仍是曇花一現!沒有長期且建制化的挹注,無法讓他們穩定地創作,讓我們在時間之外領受藝術的亙古性。
如同每個科學家背後都需要一個「妻子」,每位創作者也需要一個行政團隊來照料行銷推廣、財務管理等事宜,才能無後顧之憂。我們才能看到像黃志羣老師般的藝術者,走出冥思領地,結合如金剛磐石的鼓音,撞擊我們心魂,化爲感官的浸潤。
記錄着劉若瑀堅持的「非想非非想」即將在院線映演,如果可以,我們一起走進戲院,給她一三○分鐘的溫暖,讓她堅持下去,重生「水鏡記」、「七彩溪水落地掃」,以及…我們的想念。(作者爲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