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生存的價值──生甲斐Ikigai

遺傳學家不斷尋求各種長壽基因,希望防止人衰老,當科學家信誓旦旦期待人壽百歲不是夢時,似乎我們只要將一切交給醫療,萬事無憂?十一月方送別忘年至交,他一生創作不輟,奉獻社會文化,信仰堅定,病中依然堅持藝術創作。他的一生似乎爲我們演繹一個人的生命態度。

三十年幾年前初次閱讀盧梭《言語起源論》,書中開始提到聖經記載古人長壽,「亞當活到一百三十歲,生了一個兒子…亞當共活了九百三十歲就死了」(創世紀5:3-5)。賽特壽九百一十二歲,以挪活了九百零五歲,該南活了九百一十歲等等,大洪水前人們相當長壽。中國列子、莊子、屈原書中都提到彭祖,司馬遷《史記》也記載彭祖,乃爲氏族名稱,東漢興起的道教把彭祖神格化,晉代葛洪《神仙傳》:「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少好恬靜,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活身爲事。」彭祖不滯於世俗事物,不追逐名利、車服華美,儼然是一位道家神仙。

中國帝王喜歡臣民山呼萬歲,祝禱長命百歲。始皇、漢武遣道士求長生不老藥,東漢道教興起,道士煉丹聲稱服食能長壽羽化。晉哀帝司馬丕是第一位服藥而亡的帝王;唐太宗早年嘲笑道士丹藥,晚年卻也服食東土、天竺丹藥延年。唐憲宗、穆宗、武宗、宣宗,明光宗以及清世宗雍正皆傳服丹藥而亡。這些皇帝不少是明君,憲宗裁抑藩鎮,宗室復興;武宗則有會昌中興;宣宗有小太宗稱號,皆不免迷於丹藥,求長生而殞命。康熙、乾隆生活節制,乾隆皇帝更重養生術,享壽八十七歲,鈐印「八旬天恩」,天賜恩澤方能延年。

日本是世界長壽大國,但這僅僅是近一百年的事情,江戶時代平均壽命三十二到四十四歲之間。戰國雄主織田信長自焚於本能寺之變,歌詠「人間五十,若比天地,宛如夢幻,誕生人間,寧無滅乎!」得年四十七歲;豐臣秀吉號令天下,發動壬辰徵韓戰役,病死,享年六十一歲;德川家康善養生,終得天下,開啓江戶兩百餘年和平歲月,享年七十四歲。一介畫師葛飾北齋,自稱畫狂人,享耆壽九十。

戰後七十餘年以來醫療技術、環境衛生、食物供需、社會福利長足發展,根據民國一一三年第卅四周內政部統計通報,一一二年國人平均壽命爲八十點二歲,男性七十六點九、女性八十三點七歲。長壽乃國人願望,希望壽而康,方有尊嚴。華人儒家倫理觀,素爲維繫家庭穩定基石,然而今天家庭結構改變,孤獨老、孤獨死,或者久病輕生,時時撼動人心。

記得今年與友人閒談老年理想生活,他提到日本「生甲斐」(Ikigai,生存的價值)值得我們社會深思。我則自言己志,審視自己興趣、專長,餘生貢獻於社會,獲得一定經濟報償,以此報償再度回饋社會;除了應對現實生活的身體與心理鍛鍊之外,生命的價值還應保有信仰,以一顆誠懇面對神的心靈來淨化靈魂。(作者爲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