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豐收9公噸「牛港鰺」潛客嘆可惜 漁民:合法捕撈
高雄市前市議員林於凱日前在海口港看到漁民捕獲9公噸牛港鰺,引發漁業與觀光的議論。(林於凱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恆春半島是潛客的天堂,牛港鰺是深受墾丁潛客喜愛的魚種,高雄市前市議員林於凱日前在海口港看到漁民捕獲9公噸牛港鰺,拍下畫面貼在臉書,引發是否過度捕撈的議論。學者則表示,希望大家能從中學到生態經濟永續經營觀念。
本身熱愛潛水的林於凱表示,牛港鰺並非保育類魚種,但是在海底要看到一大羣的「牛港風暴」並不多見,通常都是零星出現,希望相關單位能進行資源調查,讓漁民與觀光潛水之間能達到平衡。
網友在林於凱貼文下回應,「賣沒多少錢,肉又難吃,一羣在水裡遊多漂亮多好」、「經濟價值很差,但娛樂價值很高的魚種」、「好想在海里看見這麼大一羣牛港啊」、「每次潛水看到1 、2只就很興奮,也會爲了看一整羣花錢出國,沒想到在臺灣要看一整羣只能看這種被撈上來的」、「人家國外靠這個賺超多觀光財的,在臺灣就真的只有漁港文化嗎」、「無法怪罪合法捕撈作業的漁民,臺灣必須引入世界主流海洋科學管理」。
魚類專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曾晴賢表示,從整體經濟效益與生態系服務價值而言,潛水觀光是永續經營、無可限量的,與一次性的捕撈相比,有着高經濟效益。
曾晴賢舉例說,例如在民國大約85年的時候,曾經在綠島海底有兩隻大鰻魚,一隻叫「平平」另一隻叫「安安」,吸引許多潛客前往觀光潛水和他們一起玩,但是有一天平平和安安不見見了,聽說是被缺錢花用的人捕撈上岸,用幾千塊錢的價錢賣進了海產店成了桌上佳餚。
曾晴賢指出,並不是要批評漁民的捕撈,而是希望大家能從這個牛港鰺的例子,從中學到生態經濟,在捕撈的時候不要一網打盡,如全部抓起來用很便宜的價格就賣掉了,對於未來很不划算,要讓資源可以永續利用。
恆春半島當地漁民則認爲,牛港鰺並不是保育類,目前是大量出現的豐收季節,每年都有幾噸的捕獲量,無論是水下看到大量出沒,或漁港看到豐富漁獲都是正常現象,漁民並不是在違法區域,也使用合法漁具捕撈,並無違法,反問「爲什麼潛客要看,漁民就不能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