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症掀身心亂流 鼻腔重建找回生活

長庚鼻科研究團隊李達人部長(中)、黃建嘉醫師(左)及吳佩雯醫師(右)提出空鼻症治療新觀念。(長庚醫院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48歲吳女士從小就過敏、鼻塞,因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接受過3次鼻部手術,術後症狀短暫緩解,隔幾年後再度出現,甚至感覺呼吸困難,陷入焦慮、憂鬱中,原來是先前的手術中,雙側下鼻甲被切除、萎縮,導致鼻腔通道超過正常大小,空氣在鼻內形成亂流,即空鼻症,在長庚醫師建議下,接受了內視鏡鼻腔重建手術,終於找回了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黃建嘉表示,空鼻症常發生於鼻腔手術,尤其是在鼻甲被過度切除後,理論上,鼻腔術後的容積(通道)應維持在1~2毫米左右,容積過大易產生亂流,雖然鼻腔呼吸通道看似通暢,卻仍有主觀上的鼻塞、呼吸困難等問題,而容積過小則易導致鼻塞復發。

典型的空鼻症除引起鼻部不適外,更會刺激腦部,發展爲程度不一的情緒障礙。長庚鼻科團隊過去的研究證實,不少的空鼻症患者會合並不同程度的憂鬱、焦慮等精神症狀,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自殺傾向。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李達人說,空鼻症的治療是以內視鏡微創方式進行,根據鼻腔生理學型態,以及患者的鼻內情形,使用人工骨進行重建。長庚逾9成的患者在術後得到顯著改善,到術後3年追蹤時仍可維持穩定。

爲了解改善程度,團隊追蹤了48位空鼻症患者,在術前、術後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空鼻症患者主觀評估生活品質不佳,又以睡眠障礙嚴重程度最爲顯著,指數爲正常對照組的2倍多,而在鼻腔重建手術後,所有症狀均大幅減輕,尤其是睡眠品質更是顯著改善。相關成果已獲刊於2023年2月耳鼻喉科頂級國際期刊「鼻科學(Rhinology)」。

李達人提醒民衆,空鼻症的治療須從鼻部症狀、睡眠障礙及情緒精神失能等全方位的評估後,整合外科、精神科與睡眠專科,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治療,找回健康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