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濱海藝術季 用花燈創作緬懷水難先人

雲林縣口湖鄉「口湖濱海藝術季」,用花燈創作緬懷水難先人。(張朝欣攝)

雲林縣口湖鄉「口湖濱海藝術季」,用花燈創作緬懷水難先人。(張朝欣攝)

雲林縣口湖鄉「牽水狀文化祭」國家重要民俗,去年因疫情取消,今年復辦但簡化儀式,「雲林縣沁窟丫腳文創協會」結合水狀文化與地方信仰中心福安宮慶典,以花燈創作舉辦「口湖濱海藝術季」,23日起至31日展出20件花燈作品,內容以龍與海爲主題,悼念百餘年前因水難喪生的先人亡靈。

口湖「牽水狀文化祭」爲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177年前口湖、四湖地區狂風暴雨奪走數千人性命,後人每年農曆6月初七、初八以「牽水狀」科儀拔度亡靈,口湖鄉侖中村也有寺廟供奉水難先人,「雲林縣沁窟丫腳文創協會」因此舉辦「口湖濱海藝術季」,首度以花燈展緬懷先人,同時介紹「沁窟丫腳」聚落的地方文化。

藝術季策展人王耀瑞表示,藝術季的作品,包括他創作的2座大型主燈「龍騰獻瑞」、「竹鵲松風迎春曦」,以及全臺花燈藝師的18座創新作品,並融入當地關於「龍」的傳說故事,呈現極具特色的藝文活動,讓賞燈民衆瞭解「沁窟丫腳」社區的歷史、特色及地理環境。

王耀瑞說,「沁窟丫腳」社區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爲百年前的水患天災,洪水侵襲舊下侖國小南邊「會社窟」至「頭前窟」地區,形成2個大水塘,社區剛好位於頭前窟的東南端,因此被稱爲「沁窟丫腳」。

王耀瑞指出,藝術季logo設計結合「龍鱗」與「海浪」,並帶出「人」字相連,融入牽水狀文化概念,用以悼念口湖地區的水難亡靈。20座花燈分佈於社區內,晚上2座主燈有音樂燈光秀,藉由藝術的欣賞,讓大家更瞭解口湖在地的多元文化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