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經濟”火了:摳門,也能年入過億

要問最近互聯網上有啥熱鬧可看,那大概率就是:

李佳琦一句“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麼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讓克價貴過黃金的眉筆跌落神壇,這潑天的富貴終於落到了老牌國貨身上。

不少品牌“巧借東風”,推出低價套裝,仰頭接下了潑天的富貴。

一時間,79元成爲了國貨品牌們新的計量單位:79元可以買20斤哇哈哈、30盒雪蘭牛奶、24斤白貓洗衣液......

雖有蹭熱度的嫌疑,卻也實實在在承接了流量。

一花有難,八方刁難

老國貨抱團取暖,發“花難財”

誰能想到:

電視劇裡的商戰是動不動就斷資金鍊,

現實裡的商戰卻是“一方有難,八方爲難”,打不過就戳脊梁骨。

其中,當屬國貨屆第一gai溜子——蜂花,反應最迅速。

連夜上架三套79元的洗護套餐。

一時間,直播間裡熱鬧瘋了,一天內持續1w+人數在線,94小時便突破2500萬,還怒漲了50w粉絲。

本以爲蜂花能穩穩地接住這一潑天的富貴。

誰能想到,老國貨蜂花居然也會有賣貨賣到工廠產能不足的一天呢?

因爲淋過雨,所以願意爲別人撐傘。

蜂花自己賣不過來了,還不忘發聲呼籲大家購買和關注其他國貨品牌,而帶動各大品牌聯動。

窮了很多年的老國貨們,抱團取暖。

現在隨便點開一家國貨的直播間,前排幾乎都擺滿了別家的商品。

像什麼蓮花味精、白象、匯源、偉龍小餅乾....主播在用蜂花洗頭,bgm播放的還是雪王的“你愛我我愛你”。

你要說這種商戰太髒,那我第一個不同意。

畢竟別人只在乎我工資高不高,只有他們在乎我吃得飽不飽。

年輕人“精緻窮”,

帶火了“摳門經濟”

縱觀上面事件始末,不難發現低價產品已逐步發展爲市場剛需,尤其深受年輕人的歡迎。

這屆年輕人他們大方承認自己“摳”,“摳門”的方式有很多。

現在年輕人不換手機只換殼,愛指點型逛街(只逛不買)或者只看“跳樓價”衣服。

在快餐店,衝着櫃檯喊來一個“窮鬼套餐”(商家推出優惠力度最大的套餐)。

甚至在社交平臺,隨處可見很多年輕人“報復性”省錢。

小紅書上熱議話題“如何用一塊錢吃撐一天”。

豆瓣上,“摳門男性聯合會”和“摳門女性聯合會”,已經集結了70多萬年輕人。

在這裡,大家互相交流省錢技巧。

在這裡,你會看到五花八門的省錢攻略,買菜怎麼搶優惠券,打車、喝咖啡怎麼省錢,想犒勞自己時,怎麼花打折的錢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摳門經濟,不是辛苦寒酸,而是物美價廉又兼具儀式感的高性價比生活。

它的產生有其深層次原因,它的背後也蘊藏着新的商機。

“摳門經濟”蘊含新商機

去年,年輕人的摳門便帶火了不少生意。比如千億市場的臨期食品、邊角料食品、大牌小樣、零售折扣店、中老年服裝店、社區食堂、剩菜盲盒、旅遊老年團等。

又比如人均35的意大利沙縣——薩莉亞。

把意大利菜做出了堪比路邊攤的價格。

20塊能吃飽,30塊能吃好,40塊基本上就能吃到扶牆出。

十幾塊的意麪,二十多的披薩,海帶絲、烤菠菜等前菜一份只要9元。

如果想喝飲料,8塊錢的飲料暢飲,可樂咖啡蘇打水,隨便續。

日經中文網最新數據顯示,薩莉亞2022財年(截至2022年8月)的營收將增長19%,約84.4億元。

到了今年,這股風氣有增無減。

不少人直接稱自己在“報復性”省錢,要做“窮兇極惡”的攢錢人。

這也讓各大社交平臺找到了流量密碼,各種省錢博主不僅數量猛增,還有了細分。

有網友調侃,“現在應該給老年人推銷奢侈品,給年輕人賣地攤貨。”

後浪研究所此前發佈的《2023年年輕人省錢報告》指出,超四成的年輕人都有記賬習慣,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擺脫消費主義陷阱,會通過拼單、滿減等各種形式省錢。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超80%的受訪青年消費觀已經發生改變,攢錢意識變強,衝動消費減少,只買有用的,會有節制、規劃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