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盒上的二維碼,正在掛着羊頭賣狗肉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三聯電子廠Pro(ID:cyberlife2024),作者:龍二,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如果說全中國曝光量最高的一塊廣告牌,那快遞盒一定算其中一個。
一位網店賣家曾半是心酸半是戲謔地提起,自己店鋪一年2個億的流水,卻不夠覆蓋成本,而真正利潤的來源,則是在快遞盒裡給網遊公司塞小廣告——如果再聯繫起2023年全國1300.7億件的快遞量,你大概也會覺得,這個故事在離譜中多少有其合理性。
在快遞盒這個移動廣告牌上,快遞單同樣也給廣告主們留下了投放空間,“先別拆,掃碼必得8元”“掃碼送雨傘”“送水杯”等小廣告,大概每個人每週都得打上3、4次照面。
廠妹一位持家有道的朋友龍二,常常帶着調侃換算着這個紅包的實際購買力,“8塊錢,能買一盒400g的冰鮮雞腿呢”。
但好在他“該死的記憶裡”,“還存載着一個之前在小紅書上看到過的帖子”,博主@小福是隻貓 發了一個帖子勸誡廣大網友,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去掃快遞盒上的二維碼,因爲這就是一個妥妥的話費充值套路。
但龍二“頗爲得意”的是,作爲一個碼字爲生的人,掃了之後要是被忽悠,豈不是可以把整個過程寫下來,以此賺點稿費。
所以在掃碼發出“嗶”的一聲後,龍二踏入這片少有人在意的世界,同時也有了他下面的講述。
事實證明,高端的騙局靠私人化定製,而低成本的騙局只需要算好概率——然後直接讓用戶玩轉盤和抽獎。
就拿網友小福曝光的受騙帖舉例,雖然它的點贊有六千多,引起討論也有1400多條,但整個套路並不複雜。
一般掃碼之後,會跳轉到一個抽獎頁面。只要你點擊“立即抽獎”,就一定會抽中一個三網通用的200元話費券,只需支付100元就能獲得,“相當於充100送100”。
而且商家還非常貼心地,將充值頁面設計得和支付寶非常相似,生怕你操作不順手。
當然了,充值頁面的這套把戲也是沐猴而冠,待你支付完成,無論苦等多久,都不會收到充值到賬的信息。
因爲這200元的話費券,其實是一堆充值抵扣券。一般來說,會是幾十張充100元減5元,或是充200元減10元的抵扣券。要想完整享受這省下來的100元,你得額外再充值4000元的話費。
而大多數人在意識到上當受騙後,第一時間就是找到相關的平臺進行舉報,但往往也只能不了了之。
只不過小福自己也說了,她並不在意這100塊錢是否追得回來。她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這快遞盒上的二維碼,到底是不是詐騙?
因爲這一損己利人的舉動,她也被衆多網友尊稱爲——“好奇俠”。
而在翻看這個帖子評論區的同時,一些網友的困惑,也非常值得深思。
比如,這些二維碼是誰貼上去的?爲什麼會允許,這種明顯帶有虛假宣傳的東西貼上去?而快遞平臺在這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快遞盒上這種二維碼廣告,並不是什麼小衆的套路,簡單在小紅書上一搜,就有一堆受害者排着隊,講述自己的遭遇。
瀏覽一遍他們的受騙經歷後,會發現幾乎清一色地都是話費充值套路。
然而早在2022年,人民週刊網就對此現象展開過一番評論,往後的每一年裡,都有相關媒體對此現象進行過報道。
媒體調查得也非常全面,除了低價充話費、充會員這些套路,新京報甚至估算出了“真實的中獎概率”“快遞單廣告中獎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既然2022年就已經被點名了,爲何時至今日,這種手法依舊盛行於“盒”,完全沒有偃旗息鼓的趨勢?
思來想去,我覺得快遞盒二維碼套路能存續至今,主要還是因爲——大多數人覺得自己不會上當受騙。
捫心自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快遞盒上的二維碼,我們真的會去掃嗎?大概率不會,因爲我們心裡清楚,這裡面肯定有詐。而既然知道有詐,直接避開就行,所以也就不太會關心這一現象背後究竟有什麼利益糾葛。
直到小福那篇有着6300讚的受騙帖子火出圈後,我們才驚奇地發現,原來現實生活中被騙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針對這一現象,每日經濟新聞曾作了一個在線統計。在444位參與投票的讀者中,雖然絕大多數都知道快遞單上的二維碼是騙人的,但依舊有10人不僅掃過,還被騙了錢,這一佔比將近2.2%。
接着在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以及探訪了家附近的幾家快遞驛站後,我發現這些快遞盒上二維碼廣告,主要有兩種呈現模式,一種是快遞單上自帶的二維碼,另一種則是到了驛站後,跟着取件碼一起附帶上去的。
兩者看起來好像不屬於同一物種,但它們可能共有一個“媽”。
因爲市面上大部分快遞的打單系統,都是由一家快遞公司包攬的,所以通過這家公司的集中打印,這些二維碼廣告便自然而然地便被印在了市面上的大部分快遞單上。在快遞公司的官網上,還能搜索到官方的單面廣告介紹。
至於讓小福掃到二維碼的這個快遞驛站,則隸屬於另一家快遞公司,同樣也有自己的打單系統,文章開頭我掃到的快遞單二維碼,也來自這家快遞驛站。
換句話說,兩家不同的快遞公司都不約而同地發展出了,快遞單二維碼廣告和取件碼二維碼廣告,這兩種“廣告投放”的營收模式。而這些二維碼廣告中,又以誘導充值的小廣告居多。
據新京報的記者採訪,快遞單上的二維碼廣告投放價格,是每一千張收費2.1元。如果要投放的話,需一次性400萬張起投。也就是說,投放一次充話費的廣告,僅僅只需8400元,就能覆蓋到400萬個快遞盒上。
雖然採訪裡沒有介紹取件碼上的二維碼投放報價,但相信它應該會比快遞單模式更便宜。畢竟快遞單模式可以根據用戶的購買習慣精準投放,而取件碼模式則是簡單粗暴無差別地貼在每一個進入驛站的快遞盒上。
不過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快遞單廣告投放的工作人員透露的二維碼掃碼率,居然高達千分之三。簡單換算一下,便不難得出,作爲一個投放虛假廣告的公司,只需要付出8400元,就能把下面這個拙劣的鏈接推送到1.2萬人的面前。
在這1.2萬人中,只要有84個人動了好奇心去嘗試充值,虛假廣告的公司就能回本。
前面我們曾計算過,每日經濟新聞小樣本統計的掃碼被騙率是2.2%,而虛假廣告公司要想收回成本,僅僅只需0.7%(84÷12000)。這意味着兩者之間的差值,就是純純的利潤。
用上面的數據,我們就能簡單估算出虛假廣告公司的利潤:他們每投放8400元的推廣費,就有可能獲得接近16800元的淨利潤。雖然這是較爲理想狀態下的利潤,但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這一投放模式也很難虧損。
所以作爲一個極具性價比的垃圾廣告投放位,被一大批騙子公司搶投,自然也就說得通了。
而對於曝光騙局的小福來說,從她發帖的文字中就能看出,她對於自己的被騙多少透露出一種認栽的心態,而這也是大部分人面對這種野生網絡騙子的態度,“舉報了,但錢肯定追不回來了,也就算了”。
一個多少值得人欣慰的消息是,通過充話費交易信息中的《用戶協議》,基本可以確定,二維碼廣告的源頭是一家叫做“開元優購”的小公司。
而根據天眼查上的信息,開元優購已經在兩個月前,被市場監管部門吊銷了執照。
基於興趣使然,龍二又搜索了大量過往快遞盒上的二維碼,尋找其源頭和廣告類型。結果發現,快遞盒上的二維碼,也是一步一步迭代進化,最後固定成現在這種形式的。
早些年的快遞盒二維碼廣告,居然還能掃出英語課程的投放。姑且不論它是真是假,但起碼不是一上來就是抽獎,學不學英語,還得看你個人需求。
而電話卡廣告,更傾向於是一種正常的投放。這可能是當時大家都將其當作是一種新的投放渠道,想要試試它的投資回報率,所以纔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廣告內容。
甚至還找到了一張,妄圖用加油券來實現的方式。
但在經過市場多輪的檢測之後,這些五花八門的廣告最終都銷聲匿跡了。想來大概也是因爲它們的投資回報率,壓根就滿足不了背後的“廣告主”。
用戶需求定位不精準、跳轉方式太複雜、索要了過多的用戶信息,這些都是阻止用戶掃碼之後進行下一步的障礙點。所以漸漸地,快遞盒上的二維碼廣告開始化繁爲簡,一上來就直擊人心。
話費是每個有手機的人總會需要的吧?而且還是5折優惠!並且把充值金額定在100元,既容易回本,也不會讓用戶充值起來感到肉痛。跳轉即支付,省去中間多餘的環節,不賣貨、不推銷、無售後,主打一次性買賣。
所以現在的二維碼詐騙廣告,纔會如此氾濫地出現在我們的快遞盒上。
因爲他們知道,只要輪盤機制設計得簡單又上頭,概率永遠是最後的贏家——千分之三掃碼率,已經足夠保證他們有賺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三聯電子廠Pro(ID:cyberlife2024),作者:龍二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