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寫人物|李政道:赤子之心,傳奇落幕

30歲便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少年得志,名揚天下。

47歲回訪故土,他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科學教育事業進步。

他在國內建立了多所實驗室,以一己之力促成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USPEA),讓近千名中國學生得以赴美學習物理學。他建議理科人才要從小培養,爲聲譽日隆的中國科大少年班的設立奠定了基礎……

8月4日,98歲的他在洛杉磯病逝,無數人在留言區點上一支蠟燭。

△ 李政道

他是李政道,科學界的一顆巨星,一個始終在科學道路上奔走、書寫傳奇的人。

刻苦求索,30歲獲得諾貝爾獎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出生在上海,祖籍蘇州的李家,是當地望族。受到家庭文化的薰陶,李政道從小就好學上進,從小學到中學,他的成績一直很優秀,對數學和物理尤其顯出天分。他還愛讀小說,不僅喜歡中國經典小說,也熱衷英美文學名著。

△ 學生時代的李政道

然而,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下,李政道求學之路充滿坎坷。他在東吳大學附中短暫學習,後來又轉到浙江和江西讀中學,再後來又在重慶、貴州、昆明之間輾轉,終於在1945年進入西南聯合大學學習。這一路顛沛流離,他在路上把衣服丟得精光,書卻一本未少,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 李政道入讀西南聯合大學的資料

在西南聯大學習期間,李政道更加刻苦努力。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對他青眼有加,在吳大猷的推薦下,李政道拿到獎學金,得到了赴美留學的機會。

△ 1948年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

李政道到達美國時,中國積貧積弱已有百年,西方國家不少學者對中國學生存在偏見,認爲中國人搞不了科學,但李政道用實際行動改變了這種偏見。1950年,年僅24歲的李政道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芝加哥大學校長在爲李政道頒發博士學位證書時表示:“這位青年學者的成就,證明人類高度智慧的階層中,東方人和西方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創造能力。”

△ 李政道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李政道成爲哥倫比亞大學兩百多年校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就在同一年,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第二年經實驗驗證後,兩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爲首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作爲物理學界的傳奇,李政道在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等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涉獵領域廣泛。他把自己的知識累積成一座座高峰,縱橫捭闔間,磅礴雄奇的“物理學山脈”橫亙在世人眼前。如今,這位物理學巨人時常和愛因斯坦、泡利、海森堡、巴丁這些偉大的名字聯繫在一起,成爲物理學的黃金歲月的印記。

“創作當少年”,力促少年班開花結果

李政道曾說:“沒有今天的基礎科學,就沒有明日的科技應用。”

李政道一直以來都十分關心祖國的發展,爲中華民族的振興傾注了滿腔熱忱。從1972年開始,他就多次回國訪問講學,爲推動中國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建議,在加快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就是在李政道的倡議下建立的。

△ 李政道爲“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項目”題字

1974年5月,李政道偕夫人第二次回國。在參觀完復旦大學後,他對“基礎科學的訓練比以前有相當大幅的縮短”感到憂慮。

有感於當時國內的情形,李政道撰寫了一份培養基礎科學人才的建議書,“推薦很少數的、十三四歲左右的且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建設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

這個建議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贊同,也成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少年班創辦的重要理論依據。

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按照中國科學院指示,破格選拔一批成績優異的少年,創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成立之後,李政道非常關心少年班的發展和少年大學生的成長。他兩次來校與少年大學生座談,4次爲少年班題詞,顯示出對祖國教育事業和青年一代的殷殷期盼。1983年1月27日,少年班創辦五週年之際,李政道題詞:“人才代出,創作當少年。桃李天下,教育數科大。”

△ 1992年5月,李政道先生陪同吳大猷先生出席北京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

少年班的創辦在全社會引起了轟動,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與支持,激勵青少年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努力學習。四十多年來,中科大少年班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有感動中國的“時代楷模”,有蜚聲學界的國內外院士,也有勇挑社會責任的企業家、金融家,爲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故土情深,忘不掉的“東吳情緣”

李政道與他的李氏家族,一直與蘇州大學有着特別的“東吳情緣”。據蘇州大學檔案館記載,19世紀60年代,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義來到蘇州經商,就住在鐘樓(今天的蘇大方塔)附近,以製作和出售鈕釦爲業,人稱“鈕釦李”。

經多年繁衍生息,李氏家族成爲當地的名門望族,英才輩出並揚名海內外。其中,李子義的長子李伯蓮參與創辦了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二兒子李仲覃早期也擔任過東吳大學的董事,三兒子李叔青在李子義去世後也來到蘇州,1905年加入蘇州東吳大學教授英語。

20世紀80年代以後,李政道多次到訪蘇大,擔任兼職教授。1998年,還在蘇大設立“莙政基金。”1999年,李政道再訪蘇大時,參觀了校園、校史展覽館,併爲蘇大百年校慶欣然題詞:“教育數蘇州,人才出東吳。”

2000年6月,李政道攜家人再一次回到蘇大,當時,美國加州理工大學人文學教授李中清、美國康乃爾大學化學教授李中漢被聘爲蘇大兼職教授,而這兩位分別就是李政道的長子和次子。與蘇州大學有着如此“東吳情緣”的李政道,曾任蘇大校友會名譽會長。2020年,蘇州大學舉行紀念建校120週年發展大會時,李政道還向學校發去視頻致賀。

李政道曾說,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爲進一步弘揚科藝相通的育人理念,2023年3月,97歲的李政道爲蘇州市第六中學題詞“李政道科學與藝術教育基地”。同年6月6日,首家科藝基地經李政道圖書館授權落戶於蘇州六中,旨在科技科普協同融合,以師生藝術創作爲牽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進步,探索科學與藝術融合教育新路徑與新生態。

海外遊子最思念的莫過於祖祖輩輩生活過的那片土地,李政道曾在遊覽故鄉蘇州時感慨,“我不知道天堂是什麼樣子,如果天堂有蘇州十分之一的美麗,那就很好了。”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是鍾寅 李楠 徐曉安 何潔 綜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