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17條反響 川習會後明朗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賴總統提出17項國安策略後,雖然美國國務院保守形容這只是「提案」,不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17日肯定賴清德提出打擊中國間諜活動和影響的行動,將進一步加強美臺合作的能力。但大陸外交部同天間接宣佈解放軍在臺海附近開展軍事演習,並直指這是對臺獨的嚴重警告。顯見在「川習會」之前,各方都在累積籌碼角力 。

在17日舉行的玉山論壇上出現「疑美論」,前丹麥總理拉斯穆森指出,歐洲已無法完全仰賴美國,臺灣也應嚴肅看待川普上臺後的變化。不過在場的AIT處長谷立言則表示,美方將持續強化對臺承諾,包括提供不對稱戰力。

川普上任後,對臺發言多持負面評價,但國務卿盧比歐及谷立言則展現較友善的立場。美國國務院似乎試圖淡化川普和華府建制派對臺立場的差異。但美國對臺策略預料在「川習會」後纔可能明朗。

前丹麥總理拉斯穆森在論壇中指出,川普政府執政後,美歐關係受到嚴重衝擊,歐洲已無法完全仰賴美國,因此民主國家需更加團結,臺灣應嚴肅看待此變化,並與國際夥伴強化合作。若觀察當前美歐關係的實際變化,此乃拉斯穆森的肺腑之言,對於川普總統的不信任甚至怨懟,溢於言表。

AIT處長谷立言則迴應,美方將持續強化對臺承諾,包括提供不對稱戰力,以應對中國軍事、經濟與外交壓力。他肯定賴總統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3%,並讚揚臺灣打擊中國間諜與製造業移出中國的政策。然而,美國國務院對於賴清德的17項國安策略持保留態度,形容其爲「提案」,顯示美方仍在觀察賴政府政策的發展。

由於美方目前的外交重點仍是中東與俄烏戰爭,並有意聯俄製中,因而不惜犧牲烏克蘭來討好普丁,以便增加對印太戰略的籌碼。易言之,俄方能有多少回饋,還在醞釀中。之後,還必須等到可能在6月舉行的「川習會」有了結果,纔可能讓中美及相關國家制定更具體的對策。「賴17條」看來有提前向川普表忠的意味,但美國對臺策略還是會待中美元首會面後纔會更明確。

日本衆議員古屋圭司在玉山論壇上也強調日本將穩定印太區域發展,並密切關注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可見日方對川普也存有不信任。

綜合觀之,歐日政治人物對川普的不信任態度,值得賴政府深思。在川普2.0劇烈變動的國際環境中,如何維持臺灣的戰略地位與安全保障,是賴總統的重要課題。北京已對「賴17條」出手警告了,賴政府後續更應謹慎行事,以免在「川習會」可能的交易中反吃了虧。(作者爲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