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氣侯委員會「選擇題」? 李遠哲、童子賢將面對反核團體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表態挺核,引發討論。(《CNEWS匯流新聞網》提供)
總統賴清德8月上旬將親自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聚焦減碳政策、電力供需兩大議題。對於屆時「挺核」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等人將與「反核」的6大環保團體同框,黨政人士指出,能源不是反核、擁核的「是非題」,而是「選擇題」甚至「複選題」,將透過理性對話,共尋務實解方及共識。
童子賢近日拋出核電廠延役、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等主張,李遠哲則公開表態指,核能雖危險,但比起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人類滅絕的大災難,「目前還是有需要的」,在委員會擔任顧問的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也公佈民調,顯示逾6成民衆支持以核電當作2050淨零因應的策略。
然而,對於外界關注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政策是否轉彎,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已明確表態,即便核三廠延役,也解決不了3、5年內的缺電問題,同時,若沒有核安、核廢料問題,新核能就有任何可能。
據瞭解,8月上旬登場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環境部長彭啓明、臺電董事長曾文生擬親自進行簡報,聚焦減碳政策電力供需兩大議題。
黨政人士說明,委員會組成包括政府機關、產業代表、公民團體、學者專家,其中各委員對於各項議題勢必會有不同立場,但召開委員會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以事實爲基礎,進行議題對焦,從而凝聚社會共識,加速政策推進。
該人士直言,全球氣候變遷涉及議題層面非常廣泛,每一項討論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選題」,一如社會關注的能源議題,牽涉層面廣泛,預期不會只停留在反核、擁核的「是非題」,而是將透過委員會多元思考、理性對話,共尋務實解方、凝聚社會共識。
至於若委員意見與政府既定政策不同時,該人士說,行政機關會將不同意見帶回進行可行性研議與評估;如果委員所提意見有窒礙難行之處,或對實際狀況不瞭解,也可透過委員會,讓他們瞭解的實際情形,「這也是溝通的過程」。
他指出,若委員會對特定議題具備高度共識,則可以形成決策,但如果還未達成共識或高度歧異,會中也將會做成決議,請行政部門再做研議。換句話說,委員會具備「諮詢」性質,以及「政策輔佐」性質,具備建議權和建言權,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行政部門。
該人士意有所指地說,即便面對立院三黨不過半局勢,執政團隊仍是積極做事,透過委員會的對話溝通,就各項議題累積正當性,凝聚社會共識,政府的施政成果最終仍是交由民意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