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增長 戶籍制度改革是關鍵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圖/記者黃欣。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近年中國勞動力增長速度減緩,外出農民工的增長速度由2012年的3%降低到2015年的0.3%。他強調,要提高勞動參與力並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絕對是關鍵。

蔡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近年來的多次調查發現,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的意願逐漸降低。這不僅造成城市勞動力人口短缺,也可能使得未來城鎮化目標受到影響。

蔡昉解釋,目前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農村勞動人口爲16歲到19歲,一旦這部分人口出現負增長,整體外出農民工很可能不增反減。此外,中西部地區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也降低農民工跨區域發展的意願,甚至決定返鄉創業,這都是勞動人口下降的原因。

他認爲,人口結構是經濟保持增長動能的關鍵。在勞動力絕對數量不可能大幅增長的情況下,要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只能靠提高勞動參與率。

他解釋,過去40歲就想退休回老家的農民工,將其在城市的工作時間延長到50歲甚至60歲,就是提高勞動參與力。也就是說,必須讓農民工擁有城市戶口,居住、醫療、孩子就學都有所保障,才讓農民工留在城市,這也是推動戶籍改革制度的重要性。

「十三五」規劃提到要加快城鎮化率,目標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則要達到45%。蔡昉表示,後者爲勞動力持續的關鍵,目前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爲38%,因此要達到目標,相當於1年要增加1.3%,大約涉及1,600萬的農民工要進城擁有戶籍,挑戰可說是相當的大。

至於大陸今年起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對於未來的人口結構及勞動力變化,蔡昉坦言,雖有很多模型預估,但變數仍大,至少約需20年後才能看出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