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灌溉農田超21萬畝(紮實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本報記者 侯琳良

“來水了,來水了!快把抽水機開過來……”山東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鹽鹼地改良項目田一旁,乾涸的水渠涌進大股大股的黃河水,種糧大戶蓋俊山張羅着鋪管澆地。

今年5月份以來,墾利區遭遇連日高溫,全區平均降雨量僅39.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60.3%。雖然6月21日下了一場小雨,但對於緩解旱情來說,還是不夠。

“最近旱情重,我擔心耽誤玉米發芽,現在來水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蓋俊山說。眼下,3700多畝地裡,剛鑽出地面的玉米苗正“暢飲”着黃河水。

“我們及時研判用水需求,多方協調抗旱水源,全力保障引水蓄水。”墾利區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勇軍介紹,全區盡最大努力引調黃河水,當前每天引黃河水300多萬立方米。

抗旱水,如何用到“刀刃”上?“多虧了這項水利工程,能夠保證引來的水不會跑漏。”看着一股股水流進乾涸的地裡,村民笑着指向襯砌一新的水渠。

這項工程屬於去年以來墾利區實施的農田水利項目。項目改造水庫2座,襯砌水渠23.2公里,清淤溝渠741.7公里,打通灌溉“最後一公里”的堵點難點,有效提升了全區灌排能力。

旱情當前,科學調水,既要引來水,還要用好蓄水。

在墾利區董集鎮秦薛水庫旁的農田裡,村民薛培森正忙碌着,他說:“多虧春天時把水庫蓄滿了,現在每十來天就能放一回水,我這800畝玉米才能長得這麼好!”

馬勇軍介紹,墾利區派出8個抗旱保障督導組下沉一線,指導分區域有序輪灌,確保灌溉區域全覆蓋。據統計,6月以來,墾利區及時調度8個引黃閘口開閘引水,全區總引水量達1898萬立方米,累計灌溉農田超21萬畝。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3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