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顧立雄新「形象工程」 必要性打問號

國防部長顧立雄(圖)主動要參謀總長梅家樹陪同到立院備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郝柏村擔任參謀總長時,黨外陣營就有要求他赴立院備詢的聲音;一九九○年代,民進黨與新黨立委聯手,邀請參謀總長報告,時任總長劉和謙堅持不列席也不請假,遭到立委通過決議譴責。卅年後卻是,國防部主動要總長陪同到立院備詢,令人不禁感慨變化之大。

黃煌雄與李喜明,一位是綠營最早關心國防的前輩,一位是在美國政學界頗得好評的前任參謀總長。他們齊聲反對總長赴立院備詢,並憂心此舉傷害軍令體系的領導威信,並非全無道理。然而,目前國防部長到立院委員會報告,軍令系統的副總長執行官、參謀本部各聯參次長,乃至各軍種參謀長,早就是陪同出席的固定班底。

國防部早年堅持的「軍令系統不到國會備詢」原則,早已不存。就此而言,若說參謀總長列席立院,對軍令系統的威信就會產生重大沖擊,理論是否能成立,恐有值得商榷之處。

不過,總長現身立院,或許不至於如反對者所憂心,會帶來那麼多後遺症;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其必要性到底多大,同樣也值得懷疑。立委針對漢光演習所能提問的,自然也是政策範疇,而非干預調兵遣將的細節;就算有人問起,軍方也不宜回答過度細節。因此,是否非得總長親自上陣才能搞定?也是個大問號。

顧立雄此舉,因而被解讀是繼先前釋放多項官兵福利之後,新一波「形象工程」。作爲文人部長,若要論對部隊業務的嫺熟,顧立雄自然比不上退將出身的前部長們,但他借勢打出「反手拍」,形塑尊重技術官僚專業的「人設」,目前看來似有相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