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社宅「不可能的任務」 只好撒幣解套
民進黨政府推動社宅政策立意良善,不過近年爲了選舉利益,支票愈開愈大張,時至今日已難兌現。賴政府選擇用簡單粗暴的大撒幣來解套,大玩「文字遊戲」,利用租金補貼達成政治目的,嚴重影響住宅政策發展。
根據民間團體資料,目前六都租屋市場供給源僅百分之十至十五左右,相比國外動輒百分之廿至百分之卅有明顯落差,也導致部分房東予取予求,房客租屋像「面試」,好一點的房子還要投「履歷」競爭;單親家庭、長者,皆成爲租屋市場的弱勢。
除此之外,我國租屋市場參差不齊,許多民衆因爲經濟壓力,被迫居住在五十年老公寓,還得付上高額租金。雖然政府提供租金補助,但許多房東擔心多繳稅不願申請,身爲弱勢的房客只能被迫接受,如果不從,便有可能遭房東「逼走」;即使成功申請,房東也可能以繳稅爲由,調漲房租,房客仍然無法受惠。也因如此,各界引頸期盼政府興建更多社宅,只有房東是政府時,房客的租屋品質、內心安定感,纔有機會大幅提升。
不過,前總統蔡英文二○一六年喊出大幅興建社宅政策至今已經八年,全臺竟然只完工三萬多戶,民進黨政府還欠國人廿一萬餘戶。民進黨政府不知是看不見問題,還是選擇性失憶,只要碰到選舉,就會高喊社宅「大加碼」,喊到最後的結局就是爲自己設下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由於未來仍有選舉,亂喊的政見還是會被檢視,賴政府決定將租金補貼直接加碼至七十五萬戶,直接超越興建社宅、包租代管加起來的五十萬戶,等同變相宣佈租金補貼就是我國最重要的住宅政策。租金補貼做爲過度政策無可厚非,但如果變相壓縮社宅興建工程款,導致多數民衆真正需要的社宅興建進度嚴重落後,就顯得本末倒置,必須重新審視國家住宅政策。
租金補貼納入「社宅」範疇本身已備受討論,賴總統爲了達標「百萬社宅」,在租金補貼投入重本,卻沒想過解決惡劣的租屋市場環境,這樣的居住正義只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