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石虎公園沒石虎 中央地方成共業

苗栗縣「石虎公園」因大規模移除原生植栽,遭批破壞石虎棲地,遭監察院糾正後工程喊卡。記者現場直擊,公園內雜草叢生,強勢外來種植物銀合歡入侵。記者黃仲裕/攝影

斥資八千萬元打造的卓蘭石虎公園,原本計劃書描繪的預期效益極爲華麗,好比每年吸引五萬遊客、創造二點五億元觀光產值,如今卻成爲沒有石虎、被強勢外來種銀合歡霸佔的蚊子公園,站在人煙稀少、遍地荒草的公園中,更顯得荒謬至極。

八年前中央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投入八八二四點九億元,在全臺推動軌道、綠能、水環境等重大建設,吸引地方政府爭相提案;其中水環境建設目標之一爲優化水質、營造水環境,帶動各地河川整治風潮,但也因此帶來大量水泥化工程破壞生態,引發環團討伐。

石虎公園當初拿到七千二百萬元前瞻水環境計劃補助,要設置溼地公園淨化老莊溪,提供環境教育基地,結合綠能溫室與市民農園等,打造卓蘭鎮大型觀光景點,沒想到動工後,基地內的綠色植栽全遭剷除,換來一個徒有石虎造型水池,卻沒有石虎棲地的園區。

公園一期竣工後引發外界譁然,環團批評破壞生態,危及石虎族羣,監委調查後糾正,使得二期要興建的遊客中心等設施喊停;當初移除原生植栽,公園內光禿禿一片,給了周邊銀合歡入侵的破口,已在公園南、北形成帶狀林相,成爲新的生態難題。

石虎公園已被列爲公共工程的負面案例,也是地方政府爭取補助款的慘痛教訓;爲了補助款入袋,地方往往誇大建設效益,以石虎公園爲例,產業效益高達五億元、每年吸引五萬名遊客、帶動二點五億元觀光效益,還能帶動每天二百五十名運動人口,在缺乏嚴謹的審查把關下,信口開河的效益被照單全收,八千萬的民脂民膏成了打水漂。

諸多地方公共建設長期以來都有財務與效益評估不實的問題,也因此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蚊子館、蚊子園區。地方政府有拚建設的施政壓力,爭搶中央預算無可厚非,但精算建設帶來的好處和能否永續經營的財務,是預算應否放行的關鍵,中央、地方都該建立制度,避免浪費公帑,也葬送寶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