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國經濟不需要強刺激,也經不住強刺激

關於中國經濟下一步怎麼辦,經濟學界有很多討論。近日,李稻葵視頻號發佈視頻,討論了當前中國的經濟問題和解決辦法。

01

基建週期疊加房地產週期

導致經濟偏冷

中國經濟下一步會怎麼樣,會有什麼調整,這是一個重大問題,我跟大家儘量用簡單的語言來討論一下。

首先告訴大家,中國經濟目前是兩個大週期的因素疊加在一塊,相互影響、互相交織所產生的一個經濟過冷的結果,一個叫基建週期。

過去十幾年將近二十年以來,我們在大規模的搞基建,這些基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修橋修路、機場高速,它拉火了經濟。但是問題來了,這個基建一完成,各種需求就會下降,所以一下子出現了經濟過冷。

更重要的是,在基建火爆的時候,大家熱情很高,大家都很樂觀,實體經濟投資者也願意去找銀行借錢,但是他借的錢大部分是不超過10年的短期資金,現在搞了十幾年將近二十年的基建,很多短期的資金到期了,實體經濟下滑,但是到期的短債還期的壓力是上升,這兩個東西一碰到一塊,現在就碰到了資金困難了,然而銀行裡面堆了一大堆的現金貸不出去,於是形成了一個冰火兩重天的趨勢大週期。

這個大週期在美國、英國等國家都發生過。比如說,1837年之前,美國搞了一大輪基建,修運河,修各種各樣的道路。到了1837年,美國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長達5年的經濟衰退,跟咱們現在的情況非常像,GDP下降了30%,比咱們厲害多了。

第二個大週期是什麼?是地產週期,就是說過去這二十多年以來老百姓買房,城鎮化在推進,很多人從農村搬到城裡,或者從小城市搬大城市,拉動了房地產建設的高漲,但是現在基本上告一段落,現在的房地產的建築量,還有銷售量下降了40%以上。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房地產週期也好,基建週期也好,都是長週期,都會逐步回來的。

02

需要發行長期國債置換地方債

對衝週期影響,打通堵點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只有50%的老百姓是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在城裡面買房子安家了,還有50%或者沒進城,或者在城裡面沒有安家。

講清了這個問題之後,咱們就來談該怎麼應對,既然是一個大週期,唯一能把這個問題解決的、對衝的是誰?

地方政府做不了,它沒這個能力,企業沒有號召力,百姓更不用說了,國家要發行長期債,不是銀行裡的錢很多嗎?沒人投資嗎?國家發債、銀行拿錢買國家的長期債,20年30年的長期債之後,替地方政府先把一部分債給還了,地方政府才能恢復應有的經濟的活力。

而且國家發行的長期國債,在資本市場上是極受歡迎的,這種長期的低風險的易流動的資產現在是嚴重短缺。我們現在存量的國債也就佔GDP的25%左右,經濟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國家都在百分之70、80、100%以上,日本是220%以上。

所以,現在的解決之道,必須國家站出來,來應對、來對衝這兩個長期的週期。這個道理學界討論了很久,總體上講我還是有信心的,絕對不像很多人那麼悲觀。

03

中國經濟不需要強刺激

也經受不住強刺激

那麼現在給中國經濟一些強刺激是否可取呢?恐怕未必。中國經濟不需要強刺激也經受不了強刺激,這就好比一個虛弱的病人身體很虛的時候吃很多補藥,反而發揮不了作用,反而容易引起新的問題。

具體說來,中國經濟基建方面已經搞得相當完善了,繼續搞基建肯定不是出路,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同時,地方政府的社會服務水平當然需要提高,但是這是一個細活,如果突然一下子花大量的錢去搞社會福利和社會公共服務的話,會形成一個不一定可持續的預期,後續的財力容易跟不上,反而會埋下長期隱患!

所以,中國經濟現在是不需要也不能進行強刺激的。中國經濟當下的問題是流轉不通,堵點不通,類似人體的經絡不通,就是一邊是實體經濟現金流極其短缺,另一方面則是銀行資金大量囤積。

發行長期國債由這些金融機構來購買長期國債,既安全流動性又強。中央政府拿的長期國債去通過某種方式去置換地方債,這是打通冰火兩重天的這個困境的辦法,本質上是打通循環。

有朋友們講,爲什麼不能由央行發行鈔票直接購買地方債呢?我認爲這個辦法不是不行,救火可以,比什麼都不幹要好得多!但央行直接買地方債遠遠不如發行長期國債好,因爲作爲中央銀行,它手裡持有的資產必須是流動性很強的,隨時可以變現的。在未來,貨幣政策需要收縮的時候,可以把這些標準化的金融產品給賣掉。

國債恰恰是這麼一個金融產品,如果央行印了鈔票,買了大量的地方債,如果未來中國出現了比較高的通貨膨脹,那麼中央銀行要通過賣資產收回貨幣,到那時,這些地方債是很難及時出售的,更不用說地方債放在央行的手裡,央行完全沒有能力去管理這些地方債。

因此,發行長期國債纔是當前問題的解決之道。

來源:中信書院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