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年譜 國史館盼2年完成
在「李登輝秘錄」新書發表會中,譯者龔昭勳(右起)、國史館長陳儀深、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產經新聞社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前衛出版社社長林文欽一同合影留念。(姚志平攝)
國史館舉辦爲期兩天「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化」學術討論會;館長陳儀深昨致詞表示,希望2年內完成「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及「李登輝先生年譜長編」,方便研究者使用,爲時代留下紀錄,所謂「爲國存史」。
陳儀深指出,在舉辦這次展覽的過程,發現自己對李登輝的認識極爲不足,總統任內的檔案還有很多需要蒐集整理,前館長張炎憲所做的口述訪問其實只出版一部分,有關修憲的經緯、對美對中關係都有未完成的紀錄。
他表示,卸任總統後成立羣策會、李登輝學校、臺聯黨、李登輝之友會等,與臺派社團密切往來,說的話、做的事,都有待口述訪問及文獻整理。
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小笠原欣幸在日本透過視訊,全程以中文演講表示,1996年的總統選舉,民衆自然意識到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認同逐漸擴散。同時兩岸關係的內涵便成爲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福鍾提到李登輝的中國政策指出,李前總統從蔣經國的「三不政策」窠臼破繭而出,創造了對中政策「談談、打打,檯面上步步爲營、檯面下密使穿梭」的高難度操作形態,留給臺灣珍貴資產。
他說,1993年4月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時,此一操作方式已漸趨成熟、定型;這是臺灣前所未見的「中國政策」,併成爲往後20餘年,3位繼任總統與中國互動的參考範本。
談到兩岸密使,李福鍾說,1992年6月蘇志誠與汪道涵的香港會面後,臺北與北京之間的密使管道顯然已運作成熟,不再由南懷瑾當中間人。1992年8月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許鳴真以探親名義來臺,並親自面見李登輝,此後雙方秘密管道改採直接電話連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