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鐵齒銅牙”爲哪般?
李鐵 新華社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本劍 柴智 趙亮晨
國足昨日在12強賽以1比1逼平澳大利亞,原本算一個“能讓球迷好好睡個安穩覺”的結果,沒想到主教練李鐵在賽後發佈會上一通長達30多分鐘的“單口”,又把自己送上了風口浪尖。一位國家隊主帥和外界、球迷如此針尖對麥芒,在國足歷史上還屬僅見。這究竟是誰的問題呢?
四大歸化球員首發帶來質變
趙亮晨(以下簡稱趙):四大歸化球員首次一起首發,你們覺得效果如何?
林本劍(以下簡稱林):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比第一回合雙方交手時要好太多。中國隊雖然依舊是弱勢一方,但前場艾克森、阿蘭和洛國富三位歸化國腳之間配合確實比較熟練,而且腳下技術嫺熟,能拿得住球,並持續給對手壓力。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我們有攻勢,讓對手不敢肆無忌憚壓出來,必然也會減輕自己的防守壓力。這一點和第一回合時完全不同。
柴智(以下簡稱柴):洛國富、阿蘭和艾克森在前場的配合,展現了他們在廣州隊時的默契。艾克森的支點作用,洛國富的積極拼搶,以及阿蘭的拿球突破,都讓澳大利亞的後防線手忙腳亂。而武磊罰入的點球也是艾克森製造的。下半場能將局面扭轉,歸化球員功不可沒。
林:澳大利亞勝在身體對抗上,國足歸化國腳在前場得到的支援不算多,但每次他們拿球,對手都會緊張,這就是歸化國腳在場上的威脅和作用。
柴:可惜李鐵“開竅”實在是開晚了,如果在進攻端一早就祭出三杆“洋槍”,國足的積分肯定不會只有5分。
林:現在再回頭看雙方第一回合的比賽,當時中國隊前場只上了艾克森一位歸化國腳,阿蘭和洛國富兩人連替補都沒有,場面多被動,被對手修理得毫無脾氣 。李鐵在12強賽試陣了五場比賽後,才終於勉強接納了外界的呼聲,讓歸化全部首發。
趙:按照李鐵的說法,他完全可以解釋爲“對歸化球員的使用需要循序漸進”,哈哈。
林:事實證明,這些歸化球員同時上場,在前場創造的威脅的確多,我實在想不出李鐵還有什麼理由不用他們。只是,國足找到了最佳陣容組合後,卻已經瀕臨出局了,這個試錯代價太大了!
趙:國足本場還有哪些讓你們印象深刻的亮點?我先說一個,吳興涵和巴頓上場之後的衝勁,非常棒。巴頓還是首秀,能有如此表現,很不容易。
柴:同感,吳興涵三次過人全部成功,其中一次左路內切傳中險些幫助國足實現逆轉。而巴頓完成國家隊處子秀,禁區前的過人、射門一氣呵成,絲毫不怯場,雖然進球被判手球在先,但已展現出強大的自信心。兩人的驚豔表現,說明國家隊的替補席並非無可用之人,在老將和新人之間,李鐵需要找到平衡點。
林:全隊所有人都鬥志高昂,即使比分落後、場面極其被動,也沒有放棄。這是以前中國隊經常缺失的東西。特別是洛國富,都說他體能不行,但你看滿場飛奔的是他,進攻前插的是他,積極回防的還是他,這樣的球員,球迷沒有理由不愛,教練組沒有理由不用。
柴:門將顏駿凌雖然一直存在出擊慢、活動範圍小的問題,但本戰多次撲出對手的危險射門,國足能拿1分,顏駿凌當記首功。而事實上,連續獲得首發的徐新在後腰位置上表現也越發成熟穩健,這也是隊長吳曦最近兩戰進攻能力完全得到釋放的主要原因。我們不是後繼無人,只是年輕球員缺少實戰的機會。
林:現場球迷也值得一提,一直在助威吶喊,沒有間斷。中國足球不行,但中國球迷對中國隊是真愛,當地有一位女球迷是拄着柺杖到現場助威的。爲了球迷,國足都得拼啊!
“鐵”口直斷,自信還是心虛?
趙:賽後的新聞發佈會長達32分鐘,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尤其是本土教練。你們怎麼看李鐵的發言?
林:在我的國家隊採訪經歷中,通常本土教練在這種公開場合都惜字如金,更多的時候都是勉強應付,掛一漏萬、草草了事。李鐵的話,有些是回答記者的提問,但更多的內容是自己主動提及的。我覺得李鐵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
柴:從12強賽首輪的0比3慘敗到1比1逼平澳大利亞,李鐵表示球員快要“瘋”了,而在我看來則是他本人的心態和情緒處於崩潰的邊緣。12強賽期間的頻繁變陣,換人用人固執己見,對於新人棄之不用,這些都是李鐵不自信的表現,非但不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反倒四處甩鍋。而“沒有人比我更瞭解國足”的言論,則暴露出其對自己的盲目自信和偏執。
林:12強賽開賽以來,因爲他的排兵佈陣、臨場指揮都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中國隊沒有取得應有的成績,李鐵壓力陡增。其實他越是迴應,就說明他越在乎外界的看法。
比如他說,對外界的批評,“如果我覺得是對的,我都會虛心接受,哪怕是批評哪怕是謾罵都沒有問題;如果說得不對,我們可能就一看而過就算了。”但事實上,他對外界的批評既沒有虛心接受,也沒有一看而過就算了。他此前多次在公開場合回懟媒體和球迷的質疑,一直強調自己纔是最瞭解國足的那個人。在上一輪被阿曼隊逼平後,他第二天起來就發朋友圈,說自己“昨天早早睡了”,潛臺詞是“你們的評價,我根本不在乎”。兩天後又在網絡媒體上發文,以“不怕地震”來暗比自己不怕外界的“逼宮”和如潮的下課聲。這些其實完全沒必要。
趙:在迴應質疑這件事上,李鐵這樣的專業人士,完全可以像他的前輩霍頓那樣有理有據,而不是更多的情緒發泄。霍頓帶國奧隊的時候,外界一度對他用李鐵打主力後腰表示質疑。後來有一次國奧隊發佈會,霍頓公開播放了一個錄像剪輯,裡面都是李鐵在防守和由守轉攻時的精彩表現,從此之後,輿論的質疑聲就小了很多。遺憾的是,當時李鐵自己是當事人,卻沒有汲取經驗。
足協管理工作亦有缺失
柴:李鐵的情緒管理堪稱國足歷任主帥僅見,你們覺得是否已造成實質負面影響?癥結是什麼?該怎麼辦?
趙:縱觀李鐵帶隊以來的發言就知道並非如此,而是他本人的性格使然。還記得在40強賽和關島隊的比賽後,李鐵公開表達了對武磊留洋的支持,“質疑武磊的人可以閉嘴了,你們不用再說話了好好看球”,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其實當時輿論環境對武磊並沒有苛責之聲,李鐵的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多少給我一種“自己樹稻草人靶子自己打”的感覺。
這種感覺在國足與日本隊的12強賽比賽後得到了印證。當時面對一個非常普通的問題,李鐵忽然拋出了一套神論,“中國隊就應該由中國人來執教,只有中國人能做好”。在自己沒有任何具有說服力的成績的情況下,這句話顯然是在將身份屬性作爲主教練的首要屬性——這顯然是背離行業常識的;是在用煽動性的話語來爲自己的帥位“保駕護航”,來變相地壓制質疑的聲音。
林:李鐵確實是一個很敬業盡責的教練,這一點我們不否認。但作爲主教練,特別是國家隊主教練,總想着回擊媒體和球迷,針鋒相對,與他的身份非常不合適,對國家隊只會起到負面消極作用。
柴:是的,主帥情緒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傳遞給球員,李鐵的“訴苦”言論看似想表達國家隊凝聚力強,似乎在保護隊員,但其與球迷、媒體的針鋒相對,在當前出局幾成定局的情況下,勢必容易進一步激化矛盾,進而影響到國腳們的心態。
趙:“狂人”穆里尼奧巔峰時期也喜歡“懟天懟地懟空氣”,但他一來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二來他的發言都有明確的功能性,例如將球隊的壓力轉移到自己身上、通過外部壓力增加更衣室的團結。相比之下,李鐵如今的做法,除了讓他自己一泄心頭之憤,國足又得到了什麼呢?他自己反而成了國足最大的壓力源和不穩定因素。同樣是“懟人”,也有高下之分。
林:在國家隊主教練這個位置上比他受委屈的人有的是,但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他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着他個人,也是代表着國家隊的形象,很容易影響到球員的情緒。國家隊和媒體、球迷之間如果總是處在一種劍拔弩張的氛圍中,對國家隊和李鐵的工作開展會形成反作用力。這一點,李鐵是真不成熟。
趙:當主教練就會受到各方質疑,這不稀奇,相比之下,主教練如何面對質疑,才更重要。法國隊主教練雅凱當年棄用吉諾拉和坎通納,被《隊報》窮追猛打,雅凱是怎麼做的?他選擇不再回答媒體任何問題,專心帶隊拿到法國世界盃冠軍,用行動反擊。
林:我覺得,李鐵的言行其實還折射出目前國家隊的管理工作缺失。李鐵代表國家隊,中國足協有權力有責任對他的言行進行約束。如此放任李鐵公開與外界交惡,顯然是足協的失職。我在想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足協故意放任李鐵繼續在輿論漩渦中與外界爭鬥,成績不佳,該有人負責時,就順手拿李鐵當“擋箭牌”和“替罪羊”。
趙:我覺得更多的應該只是工作缺失。足協以前的確沒遇到過這樣“軸”的主教練,懵圈了!
柴:國足在大數據網站上的出線概率已經徹底降到0%,連0後面的小數點都不復存在了。你們怎麼看兩個月後重啓的剩餘階段的比賽呢?
林:下一階段的比賽,希望歸化國腳還在,李鐵能夠改變自己的固執。既然實踐已經證明了歸化國腳的作用,你就不要非得另闢蹊徑以證明自己纔是掌握真理的“少數派”。
趙:有人說,和上屆12強賽同期相比,國足6戰積5分打了個平手。但問題是,本屆12強賽,國足陣容獲得了多位實力得到驗證的歸化球員的補強,反而對手的實力和狀態都有明顯滑坡。六輪過後,國足對自己、對對手都應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但願李鐵也可以更平心靜氣一些。
柴:對比上屆同期,雖然積分相同,但國足在人員配置、後勤保障上要明顯強於上屆,只是缺少了主場優勢。事實上從比賽過程來看,我們雖然與亞洲傳統強隊在實力上存在差距,但並非沒有搶分的機會。未來四輪,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在無出線壓力的情況下,希望國腳們真正享受比賽,同時打出球迷期待的比賽,也希望李鐵給予更多年輕球員出場機會,畢竟人才斷檔、青黃不接纔是未來最可怕的事情。
編輯:智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