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經驗與創新發展
(原標題:【理響中國】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經驗與創新發展)
新時代以來,我國加快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深刻發揮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整體發展機遇。我國網信事業也逐步從探索前行階段邁向創新引領階段,網信事業的鮮活經驗也凝聚成網絡強國戰略的頂層設計指引。當前,互聯網技術以其鏈接全局、溝通要素、通達全球的特徵,成功提升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同時也帶來諸多現實隱憂。
面對複雜的網絡空間及其生態,針對現實需要的頂層戰略規劃十分必要。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爲網絡強國”的目標。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此後我國的網絡強國建設便沿着頂層設計的路徑有序發展。全面回顧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經驗與豐富成果,對於實現新階段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網絡強國建設的核心支撐。面對互聯網快速發展和智能技術的日益普及,黨的領導必須牢固立足於網信工作的戰略地位,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進一步強化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提升網絡強國建設的質量和水平。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這一理念始於網絡強國戰略,並在後續的建設實踐中得到切實貫徹,有效保障我國網絡強國建設的有序發展。早在網絡強國建設目標提出初期,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需要“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換言之,網信工作是關乎國家長治久安與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網絡強國建設因此也需要樹立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統一。實際上,互聯網已成爲人民羣衆獲取信息、表達訴求、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平臺,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保障人民羣衆合法權益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也意味着,在網絡強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走網絡羣衆路線,細緻體察並收集羣衆的意見與願望,將網絡民意轉化爲國家與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網絡文明建設與網絡生態治理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網絡空間既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也是各種意識形態的交鋒場所。2021年1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互聯網內容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深化網絡生態治理,網絡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網絡文明建設方面,一方面需要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先進積極的網絡文化弘揚新風正氣;另一方面需要通過主流價值與規範制度淨化網絡空間,保障網絡空間的意識形態安全,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網絡傳播環境。和諧有序的網絡生態是網絡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實際上在我國網絡強國建設的過程中,各部門已開展一系列治理行動,例如中央網信辦連續多年開展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有效淨化網絡生態,減少各類不良信息在網絡中傳播與擴散。實踐中的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倡導引領主流價值並堅守網絡輿論陣地,引導廣大網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明辨是非,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輿論氛圍。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與之相隨的深度僞造、社交機器人“水軍”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既是挑戰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機遇。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落腳點。網絡強國戰略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到國家發展的實踐中,其中涉及的數字技術、治理理念的發展都是順應國家發展需要的“富礦”。2022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網絡強國戰略意味着需要靈活運用數字技術,發揮網絡對我國持續健康發展的賦能作用。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強國戰略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必要支持。例如,數字中國建設爲政府決策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持,實現治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數字化的政務服務使得跨地域、跨部門的治理協作更加便捷高效,數字技術的應用也爲網絡空間的安全和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持。江蘇省無錫市的城市數字底座項目秉持“技術和城市爲人而轉”的理念,靈活統合各類城市數據,實現高效精準的數字社會治理。網絡強國建設還對應着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領域。中國式現代化在充分尊重國情、考慮傳統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爲引領,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網絡強國建設作爲其中的支柱與重要環節,提供與時俱進的治理思維、因勢利導的治理能力、智慧賦能的治理技術,進而實現統籌考慮的國家綜合治理,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強國。
數字技術深入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內源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催生了新興產業,還爲傳統產業的轉型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數字技術的深入應用使得生產製造更加智能、高效,爲產業升級和轉型提供了有力保障,爲網絡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切實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防風險保安全、強治理惠民生、增動能促發展、謀合作圖共贏的使命任務。”從技術驅動到整體性發展,網絡強國戰略在引領國家發展建設的同時,也汲取着來自實踐的豐富經驗,並進一步指引未來發展。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爲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通過網絡強國戰略更充分地發揮各要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功能,實現更優化、更合理的資源配置以及應用創新,進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網絡強國建設的國際互鑑基石。數字時代,網絡空間已經成爲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日益成爲大國博弈的新戰場,網絡安全和發展已經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推進全球互聯互通、開放合作和安全穩定的重要合作理念。習近平主席在致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網絡強國戰略體現的是我國對全球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作爲世界上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我國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經驗。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網絡的延伸與發展,通過深化國際互聯網間的技術合作和信息互通,全球各國將實現信息流動、資源整合與共享,共同應對全球性網絡安全風險和挑戰,推動全球信息社會的發展。
(黃楚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陳智睿,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