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香港在未來30年將代表中國資本尋找投資國際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香港報道
1月13日,滴灌通創始人李小加在亞洲金融論壇的分組討論上表示,香港在過去30年成功爲國際資金尋找中國的投資機會。而在未來的30年中,香港將轉爲代表中國資本,尋找國際的投資機會。這種轉變並不是因爲國際資本的離開,而是因爲中國資本的崛起。
李小加認爲,中國資本不僅只能在香港尋找中國的機遇,這樣是低估了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如果未來互聯互通可以拓展到IPO市場,那國際資源也可在香港尋找中國資金的機遇。
李小加指出,對於傳統投資而言,市場的情緒以及看法很大程度上影響資產價格,而並非資產的基本面情況。因此,未來的投資應該回歸金融的基礎價值,關注折現現金流,這樣投資的基礎就聚焦於幾個月或是一年內的收入,更貼近資產的真實情況,避免市場情緒波動影響。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認爲,對於中國而言,每一次的發展都是由技術推動。科技是中國經濟的驅動力。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研發出了很多尖端技術,現在是投資機構在中國投資技術的黃金時期。根據澳大利亞戰略策略研究所的數據,在2003年,中國在64個關鍵領域中,只有3個領域領先,而在2023年後,中國已經在其中57個領域領先,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李一梅認爲,技術進步將極大地改變中國經濟,同時也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負面情緒,但這也爲投資人帶來良好的投資機會。國際投資者應該關注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技術創新。華夏基金在過去五年中創建了10只針對前沿技術的基金,希望能夠找到技術領先的小型公司,在技術進步中獲益。
而對於香港在中國內地機遇中所扮演的角色。李一梅認爲,香港與內地的互聯互通爲內地投資者提供了很多投資機會,提供跨境投資國際市場的平臺。未來這樣的互聯互通可以繼續拓展,推動中國財富管理格局改變。
在科技創新中,科技公司是創新的主體。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黃建恆指出,科技公司不僅要提供創造性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也需要足夠的市場規模讓產品落地。而中國是一個14億人的大市場,有不同的市場細分,科技公司可以在這個市場中打磨產品,不斷髮展,等到自身產品更爲完善時再考慮出海。而在未來出海的過程中,吸引本土化的人才將會有利於競爭,本土化的人才能夠讓公司對市場的理解更爲充分,與客戶的互動更爲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