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行政院如此倨傲,朝野豈有和解空間?

化解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僵局,立法院長韓國瑜(左)、行政院長卓榮泰(右)11日邀朝野黨團幹部餐敘,但這頓「和解飯」最終破局。 記者潘俊宏/攝影

行政、立法兩院這頓朝野「和解飯」,夾在總統國慶演說和明天的罷樑投票之間,原本就顯得很不對胃。賴清德日昨呼籲「跨黨派合作」,表面上展現總統高度,終究是無本生意的「口惠」,而無意認真解套。更大的問題,則是卓揆態度強硬,既不願面對朝野的爭議點提出解決,對在野黨所提的健保點數等三個對案也完全無視。在此情況下,在野黨若鬆手讓總預算過關,罷梁案又被倒打一耙,「和解」豈不徒留笑柄?

中央政府總預算被立院退回是前所未見的事,當然茲事體大,癥結就在行政院未依《原民禁伐補償條例》編足補償預算。但行政院對此爭議不以爲意,卓揆甚至公然說出編列預算是「浪費公帑」的話來。事實上,該預算差距僅區區廿五億元,在整個中央政府總預算中佔比微不足道。行政院寧可讓總預算卡關,也拒絕兌現對原民的補償,顯然不是「不能爲」,而是「不願爲」。

卓榮泰的倨傲,令人難以理解。在野黨的天職,就是監督政府的花費和決策,而預算審議正是最有效的把關手段。在野黨在國會佔過半優勢,這也是選民對他們的神聖授權。何況,禁伐補償條例是國會正式通過的法案,卓榮泰不僅毫不妥協,甚至公開貶低法案的價值。以這種態度,在野黨還願和他吃和解飯已太過賞臉;卓榮泰竟然還空手與宴,真把在野黨看得太扁!

賴政府對於總預算遭退回滿不在乎,也與其政治盤算有關。新國會「朝小野大」格局形成後,朝野對抗日益激烈;賴政府的「雙少數政府」無力突圍,轉而藉由操作在野陣營「爲反對而反對」的印象。從國會改革法案、三大人事案、乃至於中央政府總預算被退,綠營手法一貫。簡言之,在賴政府眼中,根本無所謂「朝野和解」的真心,僅僅想利用朝野衝突獲取政治利益,累積與在野陣營的「相罵本」罷了。

賴政府如此肆無忌憚,也與藍白陣營內部問題有關。民衆黨因主席柯文哲遭到羈押,正處於羣龍無首狀態。國民黨則表面上維持「團結」,但內部並不齊心,若干藍委爲了討好選民,一心只想速速和解「下車」,顯得鬥志薄弱。因此,國民黨名義上雖是「國會第一大黨」,卻無法發揮與席次相對應的戰力,這也給了民進黨軟土深掘的機會。

以這次總預算爭議爲例,國民黨就傳出「鴿派」與「鷹派」之爭。而所謂「鴿派」的觀點,竟只是爲了「怕被罷免」和「想要參選縣市長」,令人匪夷所思。包括這頓「和解飯」到底爲何而吃,想要達到甚麼成果,在野陣營也缺乏深刻的思考。如果某些藍委被識破只想放水或草草了事,那麼,要期望卓內閣誠懇「拿出解決方案」,當然如緣木求魚。

無論如何,此次朝野和解飯功虧一簣,不啻是對賴總統在國慶演說宣示的「開啓朝野合作」及「政黨利益不能凌駕人民利益」重重打臉。根據憲法體制,總統有「調解院際糾紛」之責,但在幾次國會朝野對峙,他都以主席身分動員黨員及側翼對在野黨大肆討伐,呼喚青鳥,甚至任幕僚諷韓國瑜的「莫忘世上苦人多」。讓朝野無法和解的,不就是賴總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