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劍B的強烈警告
(圖/中新社)
預料中的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B」軍演如期舉行,只是意料之外的在一天內結束。政治上是發給美國、賴政府與臺灣人民的訊號,各方已有解讀,本文則從軍事戰略切入。一般評論關注軍演的機艦數量、演習區域,或者嘲諷草草結束,可能都劃錯重點。這次軍演的警告信息非常強烈,臺灣要警覺。
首先,解放軍軍演雖說是恫嚇臺灣,但每次都增加一些內容,或者說更往前跨進一步。正如海軍司令唐華接受英國雜誌《經濟學人》訪問時所指出,解放軍正利用「蟒蛇戰略」壓縮臺灣。歷次軍演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連續性的行動,一步步將臺灣愈卷愈緊。以前解放軍只在臺海中線以西活動,現在則軍艦出沒臺海附近,漁民肉眼可見。
其次,這次軍演最大跨步是增加海警「環臺島巡航管控」。17艘海警船圍繞臺海周邊,演習結束後部分仍繼續巡航,不排除要營造「新常態」。這纔是這次演習的主菜。大陸海警船在臺海周邊「巡航管控」,不僅顯示對海域的實際管轄,也是預告未來如果要圍困臺灣,不會是像「古巴事件」的用軍艦封鎖,而是用海警隔離。
數十年來,解放軍會以何種方式對臺動武,一直是臺灣戰略與軍事學者高度關注的議題。國軍研判出許多攻臺想定,從武力強度最輕的封鎖,到最高強度的三棲聯合登陸,都擬有相對應的備案。這幾年美國戰略學者加入後提出許多新觀點,不過只是在防衛上加入不對稱作戰、豪豬(或刺蝟)與城鎮戰等概念,基本上並沒有超出這光譜範圍,除了今年6月「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提出的「灰色地帶」(gray zone)戰術之外。而那正是這次「聯合利劍-2024B」軍演的註腳。
CSIS的報告指出,中國可利用海警對臺灣發動全面或局部隔離,造成臺灣港口無法進出、能源等關鍵補給物資供應中斷。而這介於戰爭與非戰爭之間的「灰色地帶」(gray zone)戰術,將讓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的反制難度增加許多。
報告將這種行動稱爲「隔離」,是由海警等執法機關執行,在特定區域控管海上或空中交通,與被視爲戰爭行動的軍事「封鎖」不同。之所以會讓美國感到棘手,是因爲美軍若介入中國自稱的執法任務,可能會被視爲主動採取軍事敵對行動。
這應是參酌中國在釣魚臺島及南海島礁,以海警船巡航實際控制海域,以否定對方主權聲索的維權模式,將之推論到臺海的想定。報告還強調,外界大多將注意力擺在入侵的威脅上,但除了入侵以外,北京還有其他選項來脅迫、懲罰或併吞臺灣。
果真如此,那麼臺灣對「反隔離」的準備就太缺乏了。國軍所有的備戰措施,包括戰力保存、源頭打擊、攻擊渡海船團、灘岸殲敵、縱深作戰…等大量資源投入與武器彈藥儲備,以及40萬民兵的防衛韌性,都將無用武之地,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被隔離。糧食等民生物資,在人道主義下或許不會受限,飯還有的吃,但貨進不來,也出不去,經濟將癱瘓。
國軍能用飛彈、潛艦或軍艦打海警船嗎?不能。因爲海警是執法,不是作戰,軍隊攻擊海警有違反國際法的疑慮。美軍不能這麼做,國軍也不能。在實務上,「聯合利劍-2024B」演習展示的非常清楚,所有海警船編隊附近,都部署瞭解放軍軍艦,只要海警遭到攻擊,就能立即以「自衛」之名報復。
這甚至可視爲陷阱。國際共識,誰先開第一槍,對方就擁有自衛的權力,也就是動武的合法性。臺灣只能用海巡來應對。但臺灣海巡艦最大隻4000噸,中國海警船卻上萬噸。如果宣稱臺灣海巡能「驅離」噸位是自己兩倍以上的中國海警,是自欺欺人。
本文無不敬之意,但從戰略觀點,賴總統的「備戰避戰論」是錯誤的。臺灣沒有足夠實力,必須將「備戰」與「避戰」視爲安全雙翼,不能單博一邊。「聯合利劍-2024B」軍演的警告信息明確又強烈,既然動用海警「環臺島巡航管控」,「蟒蛇戰略」離最後階段就不遠。兩岸繼續對抗的風險愈來愈大。下次解放軍如果找到機會再度軍演,那麼海警巡航管控,往前再跨一步,是什麼?臺灣要警覺。(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