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卡中心:信用卡詐欺類型 網路交易為大宗

聯卡中心董事長桂先農今天引述數據指出,網路交易詐欺金額佔整體信用卡詐欺類型連年逾95%,且詐欺交易發生場景主要集中跨境電商,例如iTunes、Google及PayPal等。

聯卡中心與Visa今天舉行2023支付科技安全高峰會,桂先農致詞時表示,近年支付科技快速發展加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綁卡交易等多元支付已成民衆日常一環,但詐欺態樣同樣隨支付型態演進出現變化。

桂先農觀察,根據國內髮卡機構向聯卡中心通報的所有信用卡詐欺類型,非面對面交易詐欺金額佔比自2020年起連年超過95%,詐欺交易發生場景則主要集中跨境電商特店,例如iTunes、Google、PayPal等。

桂先農表示,面對網路詐騙,聯卡中心已推動4大措施因應,首先,聯卡中心強化國內信用卡詐欺通報中心功能,發揮產業聯防機制防詐。

其次,聯卡中心提供3DS認證服務強化身分驗證,確保僅持卡人本人可使用自己信用卡在網路交易。第三,聯卡中心已規劃FIDO生物識別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以滿足民衆及髮卡機構對於多元身分驗證機制的需求。

第四,桂先農提到,爲協助髮卡機構提高風控成效,聯卡中心將針對髮卡風控系統建立風險評分機制,依持卡人歷史交易行爲,例如持卡人消費行業、頻率、金額等變數予以評分,提供髮卡機構每筆授權交易近即時的風險預測值,用以評估交易風險。

Visa亞太區風險長康寧漢(Joe Cunningham)觀察,亞太區正面臨不同詐欺風險,紐澳區近期個資外泄及竊取現象日益增加,東南亞區則因數位電子錢包及行動支付快速發展,導致社交工程詐騙事件頻傳,中港澳及臺灣則出現將失竊卡或未經持卡人授權的支付卡綁定數位錢包進行消費的詐欺手法。

Visa臺灣區總經理趙麗芳在論壇中也提到,Visa長年立足國際支付產業,支付安全爲重中之重,隨支付科技創新,面對隨之而來的詐騙或風險事件,支付安全應同時善用先進科技及保護措施,保護措施並應兼顧預防、偵測及解除3層面,讓銀行夥伴順利完成交易,進而達到業績提升目的。

延伸閱讀